1 / 10
文档名称:

木兰诗中花木兰的形象.docx

格式:docx   大小:15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木兰诗中花木兰的形象.docx

上传人:fangjinyan2017001 2022/5/4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木兰诗中花木兰的形象.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木兰诗中花木兰的形象
导读: 在《木兰诗》里,出现了一个非常健康明朗的女性。她 生命的充沛与情感的活跃,配合北方伟大的自然背景,组成了雄健刚 强的交响乐,使我们听到了未曾听过的弦乐,体现祖国精神的无限高 昂,那就是花木兰。
一、被迫的英还得忍痛赶往边塞。因为亲人在身后。为 了团聚,必须离开。这是多么纠结的命题啊!马背上的木兰,就这样 矛盾纠结地飞一样地奔赴战场,奔赴一场被迫的战争。
4战争的细节,诗人略去了。仅有“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的概括性语句。
但我们可以洞见木兰的状况:
为了亲人而出征,为了亲人而战斗。残酷的征战中,唯有奋力杀 敌,才可以保全自己,才能够拥有回到故土与亲人团聚的机会。敌兵 呼啸而来,鲜血染红阴郁的天空,浸透荒芜的沙场。木兰咬牙奋力苦 战,砍倒逼近的敌人,躲开如蝗的箭矢,冲向九死一生的微茫希望, 她只有一个信念:回家!
凯旋时,她成了众人仰慕的英雄。她应该没有想到“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她只是为了亲人。出征是为了亲人,战斗是为了亲人, 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她想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因此,她能够果决地“不 用尚书郎”,似乎不需要经过考虑权衡,也从未有过功名利禄的期待。 她只想回家!回家,是这位英雄十余年来的一贯追求,因为她是被迫 的英雄!
二、可爱的女子
“尤妙在语带香奁,无男子征戍气。”(明代谭元春)此语甚妙。 本文本是战争题材,但作者却着重铺陈木兰的‘可爱女子形象,让人 感慨。
.重亲情,爱亲人胜过爱自己。
深夜忧叹,因为父亲要被迫去完成兵役。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
长兄”,却并不期待姐姐出征。她“从此替爷征”,决定用自己的牺 牲换取亲人的生命。为维持家庭的幸福生活,木兰愿意牺牲自己。这 难道不是中华民族重视家庭,追求家庭幸福生活的明证吗?
从离家的痛苦,旅途的思念,可以看得出她对家人的热爱。而归 家时家人的反应更是佐证了家人之间深厚的亲情。你看: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 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相扶将”,说明父母已经垂垂老矣。木 兰出征时他们已经年岁不轻,何况还是木兰征战十余年之后呢?年老 体衰,却出郭相迎,可见对女儿的思念之深,想见女儿的心情之切。
阿姊急忙“当户理红妆”,激动的心情在提示她:应该用一个最好的 面貌来迎接妹妹!而已经初长成人的小弟听说姐姐回来,便去杀猪, 以农家隆重的礼节表示欢迎。一家人各自忙碌,好一派欢迎亲人的景 象!若不是亲情浓郁,怎会有热烈隆重的欢迎仪式呢?这番真诚动人 的欢迎,也进一步回答了木兰冒着风险出征的原因, 也证明了她决定 的正确。她为了亲人,值得!而这样幸福的生活情景,又怎不令人羡 慕呢?
.真性情,不做作。
木兰的真性情,让我们觉得她是一个真实的人,有血有肉的人, 甚至就是邻家的女子,就是我们自己。常人有的离别之苦,她有;离 别之后的思念之苦,她有;常人感情与现实逼迫下的无奈形成的矛盾 与纠结,她也有。而一般女儿爱美的天性和撒娇的可爱,她更是个性 鲜明: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刚回到家,就飞一般地打开每个 房间看看,每张床都坐坐。看什么?看变化,看是不是十多年前的模 样。为什么坐?这一 “坐”,既是了却思念之苦,又是对亲人的关怀 之举。其兴奋激动,令人感慨。
看完坐好之后,心情似乎平静了些。突然才明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