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论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学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4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学论文).doc

上传人:63229029 2017/3/10 文件大小:4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学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旅游文化学论文姓名: 专业:旅游管理班级: 09级2班任课教师:刘波学号: 论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以云南民俗旅游发展为例商学院 09级旅游管理 2班摘要: 民俗旅游是云南省旅游资源中最有活力、最生动和最具有特色的一部分, 对其进行合理地开发与保护,实现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对云南经济做出重大贡献,还是对云南民族文化最好的传承发展。文章从云南民俗资源的特色方面着手, 针对民俗旅游开发的现状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提出几点建议。关键词:民俗旅游云南可持续发展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 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 已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民俗文化旅游是人们以享受文化和了解民俗风情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旅游活动, 通过这种旅游活动, 可以使人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 获得旅游的乐趣。在与其他旅游资源的交叉中,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也体现出它巨大的吸引力,民俗文化旅游已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之一。正文一、云南民俗旅游资源概况民俗旅游资源师指客观地存在于一定的地域空间并因为其具有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二十旅游者为之向往的民族民间物质的、社会的、精神的****俗, 通常将其归为人文旅游资源的范畴。其内容主要包括物质风俗、社会组织风俗、节庆风俗、人生仪礼和精神文化民俗五部分内容。云南独特的自然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神秘的边塞风光, 造就了云南得天独厚的民俗旅游资源,其特点和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多样性:云南民俗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主要表现在地貌与气候类型、民族种类及文化三方面。云南是一个高原山区省份, 地势地貌雄峻奇特, 地域类型极为丰富, 拥有除沙漠和海洋之外的其它地貌特征——高山峡谷、湖泊盆地、雪山冰川等; 从气候特征看, 云南立体气候特点显著,气候类型多样,“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便是云南立体气候条件的真实写照。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对多的省份,境内生活着 25 个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在云南开疆拓土, 创造了极其多样的民族文化, 优美动人的民族歌曲, 千姿百态的民族舞蹈, 琳琅满目的民族服饰, 还有风韵别致的民族乐器, 情趣盎然的节日庆会, 都蕴含着别具一格的风味与情趣。在民族构成上,云南独自拥有白、怒、傣等 15 个民族,这些民族形成的奇风异俗, 只有在云南才得以一见; 在文化方面, 不仅拥有各少数民族自身的文化, 还收内地汉民族儒家文化的影响, 以及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文化的影响, 形成多元统一、独具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活生生的“民族文化博物馆”。 2. 层次多:云南民俗层次多,具有差异性。云南民族众多,各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不一。在解放初期, 占云南大多数人口的汉、白、会、彝等民族像内地一样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形态, 但像傣族、藏族等民族处于农奴制社会形态, 甚至小凉山的彝族处于奴隶制社会形态,基诺和独龙等族处于原始公社的社会形态。加上发展缓慢,交通落后,信息闭塞、生产力低下等原因, 使得云南各民族的发展不均衡, 各民族文化的发展水平、开放层次各异, 特征明显, 差异较大。从另一个角度看, 这也使得云南一的民俗文化保持了完整、系统和稳定的状态, 保持了其特殊性。最后, 云南各民族之间的民族个性也存在着较大差异, 特征鲜明, 对比强烈。正是由于云南民俗旅游资源所具有的巨大差异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