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夜色》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
教学主题:家人 课时:两课时(本设计是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夜色》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
教学主题:家人 课时:两课时(本设计是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设计者: 朱兆敏/ 荟萃路小学
目的制定的根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陈述
(1)基于识字和写字: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根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那么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构造,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标准、端正、整洁。
(2)基于阅读: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3)基于口语交际: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理解讲话内容,和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
2。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叙事性的儿童诗。作者用富有童趣的语言,以第一人称写出“我”本来胆子很小,很怕黑。后来在爸爸的帮助下战胜了对黑夜的恐惧,从此学会欣赏夜色。诗歌告诉我们抑制胆小,做个英勇的人能收获美妙。诗歌共有两个小节,前后比照着写出“我”对夜色由害怕到承受的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诗歌的意思.
3。学情分析
(1)基于识字和写字:优势在于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说,汉字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教材将识字编排在拼音学习的前面,关注了学生已有的学习经历,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弱势在于学生书写时不注意汉字的间架构造,不能按正确笔顺书写.
(2)基于阅读:优势在于课文短小,内容贴近学生的世界,孩子喜欢用各种形式读课文;弱势在于大部分学生最后的诵读课文,部分学生会有一定难度。
基于口语交际:优势是学生有说普通话的习惯,弱势在于部分学生和别人交谈不够自信。
教学目的
1、认识“胆、敢”等12个生字和厂字头一个偏旁。
2、会写“色、外”2个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评价任务
1、通过多种不同的识字方法认识“胆、敢”等12个生字。
(完成目的一)
2、通过学生观察,老师范写,学生书空等方法,正确书写“色、外”2个生字。(完成目的二)
3、通过老师范读、领读,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完成目的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
(2分钟)
活动一
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环节二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4分钟)
活动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