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十二时辰养生法.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十二时辰养生法.docx

上传人:飞行的振中 2022/5/5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十二时辰养生法.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 ] 十二时辰养生法
第一篇十二时辰养生法 : 《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
古人把一整天分为 12 个时辰,由于“天人相应”整体观的关系,其与我们
人的五脏六腑及其经络密切相关。在自然界强,老年人锻炼身体体力最充沛,而这些精力和体力,都来源于既有数量更有质量的早餐的营养,因此早餐要有足够的营养基础,才能保持身体机能的状态最佳。
保养脾胃,关键要注意四点,一是注意饮食有节,不可过饱,以免劳伤脾
胃 ; 二是避免饮食生冷太过,以免挫伤脾胃阳气 ; 三是注意不可过度安逸,或久坐不动,以免脾胃气机阻滞。
午时:心主神明当小憩
指上午 11 点到下午 1 点。
午时心经当值。心主神明,人们在午时能小憩一下,对养心安神大有好处。子时阴气最盛,阳气衰弱,午时阳气最盛,阴气衰弱,子午时段都是阴阳交替之时,有利于养阴及养阳,因此睡子午觉,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好处。
根据《内经》理论,人们经上午半日活动,阳气耗散,加之午时属一日的阳中之阳、是阴气开始初生的时段,阳气由此即会由盛转衰,所以午后需稍事休息可以培补阳气。此外,由于中午环境气温较高,使得体表血管扩张,血液被迫向外分流,因此午餐后应注意适当休息,以保证消化器官的血液供应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据调查,许多老寿星即有保持午后小睡的养生经验。

未时:畅通血管多喝水
指下午 1点到 3点。
未时小肠经当令。《内经》认为:“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可吸收食物中的精华,并将糟粕送入大肠与膀胱,以进行一天的营养调整。因此,人们应在下午 1 点前吃完午饭,这样才能使小肠在其功能最旺盛之时更好地吸收营养。
另外,当食物中的营养进入血液循环后,会使血液的浓度突然增高。所以,在未时我们应及时补充水分,如喝杯凉白开,或喝杯清茶,稀释血液的浓度,即可达到保护血管的养生目的。
申时:工作学习练身体
指下午 3点到 5点。
申时膀胱经当值。此时小肠已把水谷精微输送到全身各处,由于膀胱经从后脚跟沿后小腿、后大腿、臀部以致脊柱两旁向上,一直运行到头部,是身体一条大的经络。因此这时人体无论是精神还是体力又进入另一个强盛阶段,也是工作、学习及其锻练身体的好时段。
古人主张“朝而受业,夕而习复”。申时由于气血容易上输于脑部,学习效率因此就比较高。申时如果出现下肢、后背、后脑疼痛以及头脑犯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有可能就是膀胱经阳气虚衰、气血不足。
酉时:养肾清肾两相宜
指下午 5 点到晚上 7 点。
酉时肾经当值。中医认为:肾藏精,为先天之本,既主生长发育,又主生殖。如果在酉时出现发热的症状,说明你的气血已经出现了亏虚,应该及时进行调补,譬如可吃些黑芝麻、枸杞子,或服用六味地黄丸等中成药。
如果说凌晨 5 点到上午 7 点的卯时代表一天的开门,那么下午 5 点到晚上
点的酉时则代表一天的关门,开门宜动,关门宜静。此时宜减少外出与身体活动,以养精蓄锐,保养肾脏。另外,此时喝水也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排毒,清洗肾和膀胱,预防肾结石、膀胱炎等病症。
戌时:心包当令宜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