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裂缝处理方案(DOC).doc

格式:doc   大小:209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裂缝处理方案(DOC).doc

上传人:酷酷誉为 2022/5/5 文件大小:20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裂缝处理方案(DOC).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撰写人:___________日 期:___________
胶 A级胶
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2)碳纤维布粘贴施工流程:
碳纤维待裂缝灌注或封闭施工结束后再粘贴。
粘合剂存储、检验、供应系统
配、调修补胶 配、调粘浸胶
施工准备
粘贴部位的混凝土表面处理
修补并找平或抹曲面
刷胶、粘贴碳纤维材料
表面防护
粘贴方法:
对有裂缝的板采用单层垂直裂缝方向粘贴方法,板底碳纤维布宽度为******@200mm,长度为板跨长。
对有裂缝的梁粱底粘贴同梁宽碳纤维布2层,长度为裂缝每边各1500mm长,U型箍宽度为100mm间距为200mm。
粘贴工艺如下:
3)施工工艺
1)表面处理
a. 利用錾子和铁锤对混凝土表面原有砂浆层进行剔除。
b. 并用角磨机对表层进行清除劣化混凝土处理,露出混凝土结构层,并用环氧树脂砂浆将表面修复平整。
c. 被粘贴混凝土表面用角磨机打磨平整,除去表层浮浆、油污等杂质,直至完全露出混凝土结构新面,梁体的转角粘贴处要进行导角处理并打磨成圆弧状,圆弧半径不小于20mm。
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1-构件结构层 2-碳纤维布
构件转角处粘贴示意图
d. 混凝土表面必须平整、坚实、无杂质,表面干燥。
2)涂刷底层树脂
a. 应按产品供应商提供的工艺规定配制底层树脂。
b. 应用滚筒刷将底层树脂均匀涂抹于混凝土表面。应在底层树脂表面指触干燥后立即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
3)找平处理
a. 按设计要求对出现混凝土碳化,以及梁体缺楞掉角的部位进行处理。
b. 按产品供应商提供的工艺规定配制找平材料。
c. 应对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依据设计要求用找平材料填补平整,且不应有棱角。
d. 转角处应用找平材料修复并利用角磨机将其打磨成光滑的圆弧,半径应不小于20mm。
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e. 在找平材料表面指触干燥后立即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
4)粘贴碳纤维片材
a. 按照设计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纤维布。
b. 调胶:按粘结面积计算好用量,准确称取甲、乙组分,按甲:乙=3:1的混合比例为准,在一清洁容器中充分搅拌均匀。
c. 用硬毛刷将配好的粘合剂均匀的涂刷到粘结面,胶量必须充足、饱满。
d. 将剪好的碳纤维布贴于混凝土粘贴面,用专用的滚筒顺纤维方向多次滚压,促使碳纤维布平直延展,粘合剂充分渗透。滚压时不得损伤碳纤维布。
e. 在碳纤维布表面涂刷部分粘合剂,继续往复刮涂碾压,赶出气泡,并使粘合剂均匀覆盖碳布。
f. 净置1~2小时至指干,重复碾压消除因纤维浮起和错动可能引起的气泡、粘接不实等。
g. 多层粘贴重复上述步骤,应在纤维表面浸渍树脂指触干燥后立即进行下一层的粘贴。
h. 在最后一层碳纤维布的表面均匀涂抹浸渍树脂。
多层粘贴示意图:
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3、试验要求(碳纤维布)
1)试验条件
试验环境应保持在:温度23±10℃,相对温度60%-70%。
2)试验步骤
试样放入拉力试验机的夹具中并对中,以1500-2000N/min的速度进行加载,直至破坏。
3)结果
混凝土破坏,施工质量为合格,,,施工质量为合格。
4、施工时注意事项
1)碳纤维粘贴胶的一次搅拌量应满足本次施工的使用量,不可超出,如超过使用时间则应将粘贴胶废弃,不允许再次使用。通常在室温条件下粘贴胶的有效时间为1小时。
2) 施工过程中应避免碳纤维片材沿碳纤维丝的垂直方向的弯折。
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
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