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柴胡加芒硝汤.docx

格式:docx   大小:25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柴胡加芒硝汤.docx

上传人:和合 2022/5/5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柴胡加芒硝汤.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柴胡加芒硝汤
柴胡二两十六铢 黄芩一两 人参二两①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一两切 半夏二十铢洗本云五枚 大枣四枚擘 芒硝二两
注:“人参二两”《宋本》作“人参一两”
右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煎微沸①、分温再服你们看这个份量与原方不同了,古人是这么用的,把小柴胡汤煎出来了,吃一煎,吃二煎,最后那一煎,古人一煎三剂,他吃了两次,最后那次加上芒硝,就是这个份量。就是柴胡证啊取三分之一加芒硝,先用小柴胡汤。我们现在用呢,就是小柴胡汤里头加芒硝。可是应该先吃小柴胡汤,先服小柴胡汤,你先不要加芒硝,小柴胡汤吃完了,你再另开一个加芒硝的。古人这个方剂的药量啊不是把这个量缩小了,他那个一煎三剂,一剂是分三次吃,吃了两次,最后一次,一回吃一碗啊,一升嘛,把那一碗药留着,后来他搁2两芒硝,再拿锅温温,他是这么一个办法。所以这个方子就治小柴胡汤证,大便不通发潮热,上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煮微沸,分温再服。不解,更作。你看后头写的,这八味药,以水四升,煮取二升,把渣子去了,然后搁芒硝,是芒硝都要这样,芒硝不要煎,可是搁里头不化呀,再上锅温温让它开就行了。
李冠杰:这个条文在《康平本》里面是顶格的条文。其中既有嵌注内容,又有为嵌注加的旁注,有点乱。但是,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注解内容,跟《宋本》条文就出现一些不同的地方。《宋本》条文里面“此本柴胡”,嵌注的前几个字“此本柴胡”,它有一个“此本柴胡证”,这个应该是对的,那个里面是掉了,丢了个字。“下之已不得利”,《康平本》里面是“下之而不得利”,那么这个“已”肯定是错的,这个字不对。再者旁注所加的位置和《康平本》有所出入,这个问题倒不是很大。
6
下边我跟大家解读一下:
“伤寒十三日不解”,意思是说表证已经多日了,跟上条一样,就是暗含疾病已经发展为半表半里的趋势。
“胸胁满而呕”,这个是典型的少阳病症状的反应,这个咱们都很熟悉了。
“日晡所发潮热”,这个“日晡所”是一个中医的术语,指的是下午三点到五点,后半下午的这段时间,“日晡”指的是这段时间。“所”在这儿是指左右的意思。举个例子也就是这个时间,你看就这三个字把这个事情说得清清楚楚的,还是表达得非常准确。这个“潮热”你要按他的本意呢,你要按《辞海》上解释,指的是发热如潮有定时,他定时发烧。但是对这一条里面的“潮热”呢,胡希恕有一个解释,他说:其热如潮,热势很重,来势汹涌。咱们后边来讲,我想客观地来看,那么这一条就是说:患者每天下午的三点到五点左右的时间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发热的症状。这种症状,特别是“日晡所”的这个时候发潮热,在经方里面这是一种典型的阳明里热的反应,也是比较典型的。但是,如果我们结合临床实践的话,柴胡加芒硝汤不是所有患这个病的病人都有这种“日晡所发潮热”,有的甚至他没有发热这个症状。这个条文当中实际是把它当一个主证列出来的,因为什么?因为这个症状具有特征性,他有明显的时间性。但是,不是所有的病人都有这个症状,在临床当中或许有些人出现定时发热,“日晡所发热”,也有些人出现“日晡所”发高热,也有人没有发热的症状,这都有可能的。所以我们对一个孤立的症状要客观的理解,不是一个死的。那么,我们在理解不同的解释,实际上各有各的道理,都是指的一种情况,要确定是不是这个方证还得有别的。这个条文里有吧,前面还有柴胡证的嘛。
“已而微利”,就是说潮热之后又出现轻度的下利,这个下利应该是热利而不是寒利。
7
下边是嵌注内容,这个嵌注内容篇幅还是比较长,咱们大致地看一下它的意思,我们再整体看一下这个条文。这个嵌注的大致意思就是说,这不是说“此本柴胡证”吗?就是说本来是柴胡证,以大柴胡汤下之,不应该出现下利的这种情况,现在反倒出现了微利,这就应该是其他的医者以巴豆剂之类的丸剂造成的这种热性下利。那么,潮热呢,说明就是里实。
那么,这个地方,你有什么根据说他说的是大柴胡汤呢?其一,条文里面有说“大柴胡汤,下之则愈”;其二,他本来就是一个柴胡证,为什么“下之而不得利”呢?这里边只有一种情况,大柴胡汤是治疗有柴胡证的泻下剂。那么你要如果说有柴胡证,你要使用大柴胡汤呢,不应该出现下利,就这么一个意思。这个地方反倒是他出现下利了,说明他用的不是大柴胡汤,就这个意思。但是,“下之”这个地方,要不然你会理解成用的是其他的泻下的药,要用其他的泻下药,“不得利”,反倒是不可理解了。那么这应该是指的是大柴胡汤。
这个地方,应该说这一段注解,是嵌注的作者他自己的临床经验所得,应该这么理解,临床当中也不排除有这一类的因素存在。但是,原文却没有这个意思。原文绝对没有这个意思。咱们要如果说把这个条文里边的嵌注内容把它抠了去,原文的意思很明白。它的意思是什么?
凡是这种“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哺所发潮热,已而微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