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乌镇旅游业发展 SWOT 分析 1 .乌镇简介?乌镇地处浙江省桐乡市北端, 西临湖州市,北界江苏苏州市吴江区,为二省三市交界之处。乌镇原以市河为界, 分为乌青二镇,河西为乌镇, 属湖州府乌程县;河东为青镇,属嘉兴府桐乡县。解放后,市河以西的乌镇划归桐乡县,才统称乌镇。全镇辖 13个社区居委会和 18个行政村。陆上交通有县级公路姚震线贯穿镇区,经姚震公路可与省道盐湖公路、国道 320 公路、 318 公路、沪杭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相衔接。乌镇距桐乡市区 13公里,距周围嘉兴、湖州、吴江三市分别为 27 公里、 45 公里和 60 公里,距杭州、苏州均为 80 公里,距离上海有 140 公里。乌镇曾名乌墩和青墩,具有六千余年悠久历史。是全国二十个黄金周预报景点及江南六大古镇之一。乌镇是典型的江南地区汉族水乡古镇,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 1991 年被评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 1999 年开始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工程。 2 国家 AAAAA 级景区江南六大古镇(周庄、同里、甪直、西塘、乌镇、南浔) 之一 2003 年亚太地区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全国重点旅游景区旅游信息定点播报单位中国十佳古镇中国最美的十大村镇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镇欧洲游客最喜爱的中国旅游景区中国驰名商标嘉兴市“十大休闲旅游景区”中国大陆地区首个 PATA (亚太旅游协会)金奖 TV 中国十大魅力名镇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经典景区以下是关于乌镇旅游业的 SWOT 分析 3优势 1、区位优势。乌镇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浙江省桐乡市北端,西临湖州市南浔区,北接江苏省苏州市,正处于上海、南京、杭州三大城市组成的大三角形的重心位置,距离依次为 140 km 、 380 km 、 80 km( 以路程计算)。乌镇陆上交通发达,县级公路姚震线贯穿镇区,经姚震公路可与省道盐湖公路、国道 320 公路、 318 公路、宁沪高速公路、沪杭高速公路相衔接,同时又靠近太湖、钱塘江、西湖等旅游名胜。 2、水乡的特色。乌镇具有江南水乡特有的特色,即“小桥、流水、人家”。这种特色成就了乌镇旅游业。“百步一桥”、“水上吊角楼”——水阁、。 3、历史文化。春秋时期乌镇为吴越疆界,吴国在此驻兵以防备越国,有“乌戌”之称。唐咸通年间始建镇,南宋嘉定年间,以车溪为界分为两镇,市河以东称乌镇,市河以西为青镇,建国后乌青两镇合并称乌镇,隶属桐乡市。迄今为止,乌镇已有 6000 多年的历史,文物古迹众多。历来名人荟萃。据《乌青镇志》记载乌镇自宋至清出过 64名进士 161 名举人。近、现代更有文学巨匠茅盾、政治活动家沈泽民、农学家沈骊英、漫画家丰子恺、海外华人文化界传奇大师孙木心。 4、针对性的宣传策略。对于不同的客源市场乌镇在宣传促销方面采取了不同的营销策略。对城市居民,打出乡土品牌,对北方游客重点突出江南水乡特色,对海外游客,着力宣传乌镇的历史古韵,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 5、广阔的市场。乌镇地处长江三角洲,这里经济发达、经济增长快。其次,一日游、周末游以及黄金周旅游市场潜力巨大。同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加深,国外市场也得到不断开阔。 45劣势 1、旅游路线的过短。以东栅为例,东栅旅游线路长约 km ,旅游景点有十几处,但主要景点仅有 9处且这些旅游景点相对来说一般都不大,略显单薄,游客常常在没有充分体验到江南水乡风景时旅游就已结束。还有这些景点很多是局限在视觉上的感受上,而无法让顾客亲身去体验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人家”。 2、旅游开发的不合理。不合理的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目前对乌镇的保护多局限在景区及有限的周边地区,造成环境质量的下降,这更多地体现在市河水质的不断恶化。景区内河水混浊污染严重沿岸主要用水景点、商铺、饭店等产生的污水直接排入河中,特别是常丰街市河两岸餐饮业密布导致污染极为严重。旅游开发之后虽对东西市河的保护有所加强,然而对景区外南北市河的保护仅停留在文件上。拥挤、有限的消费容量与无限的消费规模之间的冲突,使得旅游的效用大大减少。 3、旅游保护的低参与度。乌镇旅游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发展博物馆式古镇,没有原住居民, 打造原始风貌的“诗画古镇”。最终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乌镇旅游为核心,以规划、开发、经营、保护四因素间相互作用为一体的居民低参与度的旅游管理模式。该模式的核心是原生态的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无论是原生态的维持还是文化的发扬都需要居民的共同参与,仅仅依靠管理条例和游客的自觉是远远不够的。 67机遇 1、政府的大力支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地不断发展,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 2、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经济的发展将要更多地立足于国内的资源和市场,将要更多地依靠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在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方面,除了继续扩大物质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