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石油构造分析
盆地(现代地貌盆地)
沉积盆地(沉积实体-相当厚的沉积物,汇水盆地;地貌表现-高原、丘陵、平原、盆地)
含油气盆地(有过油气生成,并运移聚集称为工业油气田盆地)
沉积盆地-将其视为整体对隆起之上由于差异压实作用造成背斜不同。
雁列构造:包括断裂和褶皱,是系列平行叠覆构造,本身相互平行,但与总构造形变走向斜交。
网络状构造:区域范围内,构造线组平面上相互交切,称“锯齿状”或“之”字形。
不规则构造带:局部构造成群集中分布,但空间排列、走向延伸没有规律。
平行构造带:相似构造单元平行排列,构造间隔可很近,平面上呈凹凸相间波状条带,并弯曲呈扇形地带和凹港状地带。
侧列式:构造带不连续叠覆构造单元,本身相互平行,于总体形变带走向也平行。
孤立式:呈孤立,单独形式,不与其他相似构造排列在一起。
天窗式构造:由两组断层相交形成断块,两条断层间断块为最高隆起部位。相当于墙角断块。
带状构造:不连续狭长构造带,局部走向可能和主要构造走向平行、斜交或垂直。
鉴别构造样式基本准则1、局部构造平面和剖面形态2、构造平面展布特征3、沿走向排列重大差异。特别注意:区别关键性构造特征、构造在走向排列上局部重大变化、注意总体区域构造格局
。
沉积盆地中与构造样式半生最常见油气圈闭
基底卷入型构造样式:扭性断层组合、压性断块和基底逆冲断层、张性断块、基底翘曲。
扭性断层组合主要发育的构造环境是:板块转换边缘、离散边缘、汇聚边缘。
切洋壳离散边缘,扩张轴错断。
切陆壳离散边缘,形成具有不同沉积史次级盆地
转换边缘:走向滑动沿整个平行断层组分布,或集中单条主扭断层。
汇聚板块边缘与边缘近平行,属纵向扭断层且均处造山带或岩浆弧轴部。板块侵入方向偏斜造成的。
汇聚板块边缘与边缘斜交,斜向扭断层。多在造山带和前陆地区。断层型式和位移方向符合共轭剪切体系。
离散边缘和板内地堑系统-扭断层发育可能性较小,板内产生机会最小。板内扭断层以单条形式出现,且位移小,半生构造也少。
扭性构造组合三亚类
走向扭动-无明显压与张性特征,单纯扭性
汇聚扭动-伴挤压特征
离散扭动-伴拉张特征
主要取决于侧向运动块体排列方式及边界与区域板块相对运动方向,
初步鉴定扭性断层
平面上雁列式排列特征
构造局限在连续而狭窄线性构造带内。
扭断裂早地震剖面上和地表花状构造
根据断层的三种亚类可构成多种类型油气圈闭:雁列褶皱、雁列正断块、逆冲断层下截断部位和花状构造。
压性断块和基底逆冲断层-汇聚板块边缘
压性断块分布限于前陆区,分布局限
基底逆冲断层可广泛发育在前陆区,造山带和海沟向陆侧斜坡上。
压性断块是因为岩石圈板块向下俯冲造成挤压力产生。深部板片范围控制前陆区构造展布区域。
地壳由于受热而变得脆弱也是形成压性断块的原因。
汇聚边缘有两种前陆区
弧后前陆区 位于岩浆火山弧和克拉通之间,具有逆冲褶皱带 安第斯型或科迪勒拉型-连接板内部或克拉通。
边缘前陆区 大陆碰撞发展来的,位于岩浆火山弧与古海沟之间 碰撞型或喜马拉雅型 褶皱和逆冲断层方向板块边缘或早期海沟。
基底卷入压性断层
较浅-平缓披覆褶皱或翘起单斜中间-陡倾的拖曳褶皱近基底-倾斜断块
压性断块边界断层面可从近直立到低角度逆冲断层
在剖面上断块像是旋转断片,伴生不对称挠曲。
单个构造由简到繁,在挠曲断块边界一翼下倾方向上可看到平行构造轴大型正断层,顶部次级正断层,包括纵向、横向,在某些披覆挠曲上常见。
有些横向断层具有走滑分量,错断翘曲轴,并多以高角度终止在断块边界上。
区别断块、滑脱逆冲、聚合性扭曲
断块构造
网格状格局
压性断块断层较浅、倾角较陡
挤压断块作用特殊标志天窗式构造群和“之“形断层
压性断块挤压特征较陡挠曲
断块构造横截面上的旋转断片和单斜阶梯状外貌
逆冲-褶皱带波状形态
扭动带直线贯穿式主断层和雁列式构造
转换边缘上发育上冲断层方向比较单一,伴雁列褶皱
扭动构造组合和逆冲褶皱带的褶皱形态,扭动作用伴生对称褶皱
识别压性断块和张性断块的标志是断块边界断层特征
下图为基底逆冲断层
压性断块形成富含油气圈闭,汇聚板块环境-基底逆冲断层,超高温,高压复杂变形,所以找油远景不理想。
张性断层 正断层广泛发育
次级构造正断层可存在于所有其他构造样式
区域性深层正断层,构成独立张性断块样式
离散边缘个发展阶段上产生,从最初的地壳抬升,初发裂谷,拗拉谷到边缘海,扩张中心以致被动边缘均可形成。在板块内部某些地区可见。
正断层在剖面上是最简单样式之一,平面上形式变化很大。
同向断层-下降盘向盆地中心方向下掉断层
反向断层-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