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出 师 表》公开课教案
东新中学 范小可
教学目的
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构造特点。
2、领会文章融议论、记叙、抒情为一体的写法。
3、认识诸葛亮,理解其政治主张。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二、三条建议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出这些建议?
2、背诵课文.
(时间允许,再把朗读播放一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课内容导入新课。
二、1、请全体学生朗读第二段,然后对照课下注释翻译,把第二段重点字词句圈划出来。请学生解释翻译第二段的重点字、词、句。(精品文档请下载)
2、阅读第二段,考虑:
作者提出的第二条建议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出这条建议?
点拨:“严明赏罚 ”;“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三、1、请全体学生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然后对照课下注释翻译把第第三、四、五自然段重点字词句圈划出来。请学生解释翻译第第三、四、五自然段的重点字、词、句。(精品文档请下载)
2、阅读第三、四、五段,考虑:
作者提出的第三条建议是什么?这三段是怎样衔接起来的?
点拨:“亲贤远侫”;第二问见幻灯片示意图。
四1、请全体学生朗读第六、七自然段,然后对照课下注释翻译把第第六、七自然段重点字词句圈划出来。请学生解释翻译第第六、七自然段的重点字、词、句。(精品文档请下载)
2、阅读第六、七段,考虑:
在表达方式上,这两段和上文有何不同?主要内容应怎样概括?
点拨:
第六段
:身份,生活,追求-—品格高远;
2。叙“三顾草庐:宽宏大度,不耻下问—-由是感谢;
:创业困难——效忠心愿
第七段
,提挈全段;
2。受命以来的心情、行动;
,兴复汉室-—出师目的;
.
五1、请全体学生朗读第八、九自然段,然后对照课下注释翻译把第第八、九自然段重点字词句圈划出来。请学生解释翻译第第八、九自然段的重点字、词、句。(精品文档请下载)
2、阅读第八段,考虑:
假设将第一句后用“;”,“以彰其咎”后用“。",好不好?
点拨:第八段分析:首先,严于律己;其次,严格要求朝廷诸臣;最后,向后主提出希望。标点符号不能改,1、不能分清内外责任;2、不能突出作者请命出师的决心;3、由内大臣“兴德之言”顺势提出希望,不致让刘禅反感。(精品文档请下载)
六、课堂总结,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5段),写临出师前的忠谏,提出了广开言路、执法如一、任人惟贤的详细建议;
第二部分(6—7段),追述刘备的知遇之恩,表白自己精诚图报的忠心;
第三部分(8-9段),点出出师此题,表示兴复汉室的决心。—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搜集有关诸葛亮的诗句。
第三课时
复习回忆上课内容.
二、理清思路,把握构造:1段广开言路、2段赏罚清楚、3-5段亲贤远侫-—寓情于议;
6段表达经历:三顾草庐、7段效忠心愿:托孤之事—-寓情于叙;8、9段归结责任,完毕全篇——抒发感情。
三、归纳总结文中的字词古今词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及常见虚词。
1、古今异义词:
(1)布衣:今义是布的衣服;本文中的古义是贫民百姓.
(2)痛恨:今义是深切地憎恨,古义是痛心和遗憾。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