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杜甫杜甫——“——“万方多难万方多难””中成就的中成就的““诗圣诗圣””冯至冯至一一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冯至( 冯至( 1905-1993 1905-1993 ),出生于河北涿),出生于河北涿州,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德文系和德国州,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德文系和德国海德堡大学。回家后先后在同济大学、海德堡大学。回家后先后在同济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等校任教。作为西南联大、北京大学等校任教。作为" " 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鲁迅语), (鲁迅语), 其诗歌创作主要有诗集其诗歌创作主要有诗集《《昨日之歌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北游及其他》《》《十四行集十四行集》》等;作等;作为学者,他的杜甫研究和歌德研究都为学者,他的杜甫研究和歌德研究都十分优秀。此外,他的散文作品十分优秀。此外,他的散文作品《《山山水水》》和小说和小说《《伍子胥伍子胥》》也是中国现代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文学史上的名篇。二二写作背景写作背景??本文写于本文写于 1946 1946 年,历时三年。年,历时三年。冯至从青年时代就非常热爱杜甫。冯至从青年时代就非常热爱杜甫。抗战期间,无论是在颠沛流离的抗战期间,无论是在颠沛流离的途中,还是在相对沉静的昆明山途中,还是在相对沉静的昆明山中,冯至都没有停止对杜甫人生中,冯至都没有停止对杜甫人生的思考。正是在这个时期,他开的思考。正是在这个时期,他开始了写作始了写作《《杜甫传杜甫传》》的准备,并的准备,并在在 1945 1945 年发表了年发表了《《杜甫和我们的杜甫和我们的时代时代》》和和《《我想怎样写一部传记我想怎样写一部传记》》两篇相关文章。两篇相关文章。三三介绍杜甫介绍杜甫??杜甫(公元杜甫(公元 712--770 712--770 )字子美,世称)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等,自号少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等,自号少陵野老。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陵野老。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大李杜””,人称,人称““诗诗圣圣””。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沉郁顿挫””。。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 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 因而被称为一代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诗史””。。杜甫的一生可分为五个时期: 杜甫的一生可分为五个时期: ??(一)读书、漫游时期(公元(一)读书、漫游时期(公元 712 712 - - 744 744 ) ) ??(二)困守长安时期(公元(二)困守长安时期(公元 746 746 - - 755 755 ) ) ??(三)流亡时期(公元(三)流亡时期(公元 755 755 - - 759 759 ) ) ??(四)暂居西南时期(公元(四)暂居西南时期(公元 759 759 - - 768 768 ) ) ??(五)漂泊时期(公元(五)漂泊时期(公元 768 768 - - 770 770 ) ) 阅读指导(可分不同角度) 阅读指导(可分不同角度) ①从时代背景入手,分析杜甫生活的时代有什么样的特点? ②从杜诗入手,分析诗人、感情、社会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③从杜甫其人入手,分析杜甫为什么被称为“诗圣”? 重点阅读重点阅读““长安十年长安十年””部分,填写表1 部分,填写表1 长安十长安十年( 年( 746 746 ——7 755 55) ) 诗歌特点诗歌特点代表作品代表作品杜甫经历杜甫经历社会状况社会状况时间时间这时政治正显露出日趋腐化的征象。初到长安时,豪放情绪还没有消逝。但随着与现实的接触渐多,豪放的情绪逐渐收敛《《大礼赋大礼赋》》《兵车行》《《前出塞前出塞》》《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歌特点诗歌特点??常有这样的对句:上句说要脱离使人常有这样的对句:上句说要脱离使人拘束的帝京,下句紧接着说不能不留拘束的帝京,下句紧接着说不能不留在这里。在这里。??推崇贵族,倾诉心酸。推崇贵族,倾诉心酸。??吸取民间方言口语。吸取民间方言口语。??诗的国土扩大。诗的国土扩大。??描画杨氏姊妹的丑恶行为。描画杨氏姊妹的丑恶行为。??求得仕进的手段。求得仕进的手段。??反映安史之乱前的社会状况以及杜甫反映安史之乱前的社会状况以及杜甫内心的矛盾和伟大人格,也是其长安内心的矛盾和伟大人格,也是其长安十年的总结。十年的总结。忧国忧民,关忧国忧民,关心民生疾苦,形心民生疾苦,形成沉郁顿挫的诗成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歌风格《《大礼赋大礼赋》》《兵车行》《《前出塞前出塞》》《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初到长安初到长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