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愚公移山 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323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愚公移山 教案.doc

上传人:bkeck 2022/5/7 文件大小:3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愚公移山 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愚公移山 教案
(第二课时)
吉林省德惠市第二十四中学 马娜
教学目的
,培养文言文自读才能。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分析比照、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3。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4愚公移山 教案
(第二课时)
吉林省德惠市第二十四中学 马娜
教学目的
,培养文言文自读才能。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分析比照、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3。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4。“以提问和指点代替多讲”(叶圣陶:《语文教育书简》),减轻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
着眼于培养学生自读浅近文言文的才能
教学重点
1。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分析比照、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第一课时知识
列子,名 ,又名 ,郑国人, 前期 家代表人物之一。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 手法来说明某种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到达 、教育或 目的。
翻译: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假设孀妻弱子. 。
二、朗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
二山雄立图
家庭会议图
1。接力讲故事 毕力平险图  
(根据图片提示复述课文) 愚公智叟辩难图
神灵移山图
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
第一段:介绍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积、高度和地理位置。 这是故事的背景。
第二段:写愚公不畏困难,决然率子孙移山。 这是情节的开端。
第三段:写愚公驳斥智叟的错误观点. 这是情节的开展。
第四段:写愚公精神感动天帝,移山愿望实现。 这是情节的结局.
四、合作探究
1。愚公要移的是两座什么样的山?
“方七百里,高万仞”
2。课文题目是“愚公移山”,为什么文章一开头不落笔在愚公身上,而是先写“太行、王屋二山?
文章一开头写两座山的高大,突出移山的任务艰巨,衬托愚公敢于移山的决心和勇气。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5。倒土的地点是哪里?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l)两座山非常大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2)年老力衰,人员少 年且九十。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3)工具简陋,运土路程远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7。愚公这一壮举是否得到大家的赞同?
a。杂然相许
:
c。邻人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