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7
文档名称: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3,017KB   页数:4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课件.ppt

上传人:太丑很想放照片 2022/5/7 文件大小:2.9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蓝色妖姬
第一页,共四十七页。
水母
第二页,共四十七页。
谁能告诉我这是WHAT?
第三页,共四十七页。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第2节
第四页,共四十七页。
基因工程:即 运载体结合
用与提取目的基因相同的限制酶切割质粒使之出现一个切口,将目的基因插入切口处,让目的基因的黏性末端与切口上的黏性末端互补配对后,在连接酶的作用下连接形成重组DNA分子。
细菌
供体细胞
取出质粒
取出DNA
用限制酶切断DNA
用连接酶连接目的基因
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七页。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将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胞
扩增
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七页。
1、常用的受体细胞:
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酵母菌、动植物细胞等
2、常用微生物作受体细胞的原因:
微生物增殖快、代谢快、目的产物多
第二十四页,共四十七页。
4、目的基因的表达和检测
大量的受体细胞接受不多的目的基因。处理的受体细胞中真正摄入了目的基因的很少,必须将它从中检测出来。
将每个受体细胞单独培养形成菌落,检测菌落中是否有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淘汰无表达产物的菌落,保留有表达产物的进一步培养、研究。
无表达产物
无表达产物
有表达产物
无表达产物
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七页。
第二十六页,共四十七页。
四、 基因工程的应用
1、基因工程与作物育种
199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学家成功地培育出了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抗虫棉,抗虫的基因来自苏云金杆菌。苏云金杆菌形成的伴胞晶体是一种毒性很强的蛋白质晶体,能使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瘫痪致死。科学家将编码这个蛋白质的基因导入作物,使作物自身具有抵御虫害的能力。
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七页。
四、 基因工程的应用
1、基因工程与作物育种
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七页。
抗虫转基因植物
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七页。
生长快、肉质好的转基因鱼(中国)
乳汁中含有人生长激素的转基因牛(阿根廷)
第三十页,共四十七页。
转黄瓜抗青枯病基因的甜椒
转鱼抗寒基因的番茄
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七页。
2、基因工程与药物研制
我国生产的部分基因 工程疫苗和药物
许多药品的生产是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的。受材料来源限制产量有限,其价格往往十分昂贵。
微生物生长迅速,容易控制,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若将生物合成相应药物成分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内,让它们产生相应的药物,不但能解决产量问题,还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第三十二页,共四十七页。
胰岛素从猪、牛等动物的胰腺中提取,100Kg胰腺只能提取4-5g的胰岛素,其产量之低和价格之高可想而知。
将合成的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每2000L培养液就能产生100g胰岛素!使其价格降低了30%-50%!
第三十三页,共四十七页。
基因工程做成的“超级细菌”能吞食和分解多种污染环境的物质。
通常一种假单孢杆菌只能分解石油中的一种烃类.用基因工程培育成功的“超级细菌”却能分解石油中的多种烃类化合物。
科学家还培育出能吞食转化***、镉等重金属,分解DDT等毒害物质的细菌。
3、环境污染治理
第三十四页,共四十七页。
利用基因工程培育的“指示生物”能十分灵敏地反映环境污染的情况,却不易因环境污染而大量死亡,甚至还可以吸收和转化污染物。
第三十五页,共四十七页。
转基因食品
安全吗?!
第三十六页,共四十七页。
第三十七页,共四十七页。
转基因抗乙肝西红柿(中国),虽然不能治愈乙肝,但一年只吃几个抗乙肝西红柿,就完全能代替注射乙肝疫苗。抗乙肝西红柿属于转基因食品,就是将乙肝疫苗植入西红柿内,经过多代繁殖,使转入的基因稳定化。
用转基因的植物生产药物
第三十八页,共四十七页。
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争论
支持派认为:如果转基因农业生物技术得不到社会支持,这一研究将被扼杀,并且强调,迄今为止并没有发现转基因食品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的确切证据。
第三十九页,共四十七页。
美国人食用转基因食品已多年,超级市场上有4000多种商品是含有转基因植物成分的,还没有事例证明人吃了以后会得病,甚至会引起死亡。 加拿大、澳大利亚也是转基因食品的生产大国,均有几千万人在吃,到现在为止也没有—个案例说明它有问题 。
第四十页,共四十七页。
反对派的观点
一英国科学家声称,转基因马铃薯会减弱老鼠免疫系统功能;
美国康乃尔大学也发现,转基因玉米会危害蝴蝶幼虫及其相关生态环境。
第四十一页,共四十七页。
环保团体认为这种违反自然的转基因作物及产品,未经长期安全测试,长期食用可能对人类及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尤其是注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