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苏联为什么解体.ppt

格式:ppt   大小:1,211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苏联为什么解体.ppt

上传人:经典书馆 2017/3/18 文件大小:1.1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苏联为什么解体.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红色帝国的沉沦红色帝国的沉沦——苏联解体的原因分析 1991 年12月26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USSR )宣布解散。这一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 2240 万平方公里)、第一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分裂成 15个国家。党解散、国解体和社会改制,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苏联解体前后对比图 2017-4-18 苏联首次全民公决 1991 年3月17日,苏联就关于是否保留联盟的问题进行了全民公决,这是苏联历史上第一次全民公决。当时全国登记的选民共 亿人,其中参加投票的为 亿人,赞成保留联盟的占 76% 。图为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的夫人赖莎(中)同戈尔巴乔夫(前排右一)一起参加全民公决。 2017-4-18 图为八一九事件中叶利钦坦克演说八一九事件 1991 年8月19日,苏共多名强硬派高层领导(包括副总统、国防部长、克格勃主席等)发动政变,组建紧急状态安全委员会,发表《告苏联人民书》,软禁了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试图收回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的权力,终止不成功的经济改革。但是由于军队、克格勃部队的倒戈,以及叶利钦及时的反应,最重要的是紧急状态安全委员会内部混乱,没有利用苏联***带来的正面效应果断采取措施,挽救苏联的最后努力失败。虽然戈尔巴乔夫在政变结束后恢复了职务,但苏联中央政府已经无法控制在平息政变的过程中大大加强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势力。苏联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叶利钦下令宣布苏共为非法组织,并限制其在俄罗斯境内的活动。八一九事件后,除俄罗斯外的各加盟共和国全部宣布独立,在俄罗斯境内的鞑靼斯坦、车臣、西伯利亚等地也出现了要求独立的主张。苏联解体的原因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危机制度性因素戈尔巴乔夫右倾改革领导人因素复杂的国家形势外部因素一、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危机?斯大林体制失去活力和凝聚力?涵义: 20年代末至 30年代中期由斯大林建立的苏联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度。?表现形式:国家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大清洗”运动一、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危机?斯大林体制三个鲜明特征▲经济:高度集权的中央管理体系,无视经济规律, 政治干预经济,孤立于世界经济市场之外。▲政治:阶级斗争扩大化常态化,作为社会发作唯一动力,人们生活贫困动荡。▲思想文化:否定排斥一切外来文化,民族文化萎缩衰弱。?改革无力?赫鲁晓夫改革——任期内实施去斯大林化,推行政治改革,但缺乏始终如一的目标。?勃列日涅夫改革——除了个人独裁和专制演变为上层官僚集团统治外并无实质性变化。一、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危机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 1906 年12月 19日- 1982 年11月10 日),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联国防委员会主席 2017-4-18 去斯大林化去斯大林化是指在 1953 年斯大林死后, 苏联、东欧和亚洲的一些共产主义国家中其共产党领导发动的从上向下逐渐取消掉此前集中于斯大林本人、其政策和崇拜、推动有限的自由化政策的过程。 1956 年2月14日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开幕,会上赫鲁晓夫对斯大林和斯大林主义进行批评。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停止。在去斯大林化的过程中过去的斯大林派人物被撤职,部分反对派人物被平反,苏联对其卫星国的经济要求放宽。在文化上在这些国家出现了“解冻”,在波兰和匈牙利原斯大林派领导人被推翻。赫鲁晓夫: “斯大林的错误在于搞个人崇拜,权力过分集中在他一个人手上,一个不诚实的人手上。”——— 1956 年2月9日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记录(片断) 2017-4-18 评价毛主席, 现在讲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至于毛泽东思想,是另一个概念, ......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坚持毛泽东思想,像坚持马列主义一样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与金日成谈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1981 年4月 18 日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1978 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一条“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这一决策扭转了中国自 1949 年后逐渐对外封闭的情况,使中国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