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关于伟人的事迹材料.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伟人的事迹材料.docx

上传人:haha 2022/5/8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伟人的事迹材料.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伟人的事迹材料
关于伟人的事迹材料1
一个夏日的早晨,天气晴朗,画眉在树上唱着悦耳的歌。在英国格拉斯哥高校的校内里,有一个人正在漫步。他迈着缓缓的步伐,在绿茵茵的草坪上踱来踱去。他时而望着广袤的天空,时而瞧瞧乎坦的操场,时而生于英国,年轻时跟父亲从事聋哑人的教学工作,曾想制造一种让聋哑人用眼睛看到声音的机器。
1873年,成为美国波士顿高校教授的贝尔,起先探讨在同一线路上传送很多电报的装置――多工电报,并萌发了利用电流把人的说话声传向远方的念头,使远隔千山万水的人能犹如应对面的交谈。于是,贝尔起先了电话的探讨。
那是1875年6月2日,贝尔和他的助手华生分别在两个房间里试验多工电报机,一个偶然发生的事故启发了贝尔。华生房间里的电报机上有一个弹簧粘到磁铁上了,华生拉开弹簧时,弹簧发生了振动。与此同时,贝尔惊异地发觉自己房间里电报机上的弹簧抖动起来,还发出了声音,是电流把振动从一个房间传到另一个房间。贝尔的思路忽然大开,他由此想到:假如人对着一块铁片说话,声音将引起铁片振动;若在铁片后面放上一块电磁铁的话,铁片的振动势必在电磁铁线圈中产生时大时小的电流。这个波动电流沿电线传向远处,远处的类似装置上不就会发生同样的振动,发出同样的声音吗?这样声音就沿电线传到远方去了。这不就是梦寐以求的电话吗!
贝尔和华生按新的设想制成了电话机。在一次试验中,一滴硫酸溅到贝尔的腿上,疼得他直叫喊:“华生先生,我须要你,请到我那里来!”这句话由电话机经电线传到华生的耳朵里,电话胜利了!1876年3月7日,贝尔成为电话独创的专利人。
贝尔一生获得过18种专利,与他人合作获得12种专利。他设想将电话线埋入地下,或悬架在空中,用它连接到住宅、乡村、工厂……这样,任何地方都能干脆通电话。这天,贝尔的设想早已成为现实。
关于伟人的事迹材料4
有一次,鲁班奉命建立一座宫殿,工程规模浩大,工期却要求很短,而且干到中途,木料又用完了。全部的人都不得不停下来,赶去采木料。鲁班也亲自起早贪黑地带领徒弟们一边上山砍木头,一边加紧施工,生怕耽搁了工期。鲁班在用斧子砍树时,觉得又费劲,速度又慢,斧子用不了多久就钝了,还要去磨,能不能造出一种工具来代替斧子呢?这个想法一向萦绕在鲁班的心头。
有一天,他去山上砍木料,山路很陡,他用力抓住两边的杂草,吃力地向前行进。当他松开手时,一片茅草叶从他的手指间轻轻滑过,带来一阵剧痛,他细致一看,手上留下了一条口子,鲜血正从伤口中渗出。
一片又轻又软的小草叶,竟能把手指划破!鲁班留意地摘下那片茅草叶,细致地观看,发此刻叶子的边缘有一排又细又尖的细齿。他试着用叶子在斧柄上拉过,叶子软软地歪到一边了,可还是在斧柄上留下了一条印迹,这给了鲁班以启发。他兴奋得转身就向山下跑,也顾不得身边的杂草,深一脚、浅一脚地赶回了工地。他找来了一把竹片,把它削薄,又在它的边缘削刮,在上边刻出一个个的“牙齿”,用这些齿在木料上来回地拉,果真拉出了一条深深的沟。但只用了几下,竹片上的齿就被磨平了。
他想,假如用比竹片更坚韧的铁片来做这些齿,不就能把木头很轻易地弄断了吗!于是鲁班拿着这些竹片来找铁匠,让铁匠照着竹片的样貌打造出几根带齿的铁片来。他又给这些铁片装上了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