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推进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山东市自然景观优美,特色农业资源丰富,乡村民俗风情浓厚多彩,在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方面具有优越的条件、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一、发展现状近年来,在各级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和积极引导下,全市休闲观光农业蓬勃发展,规模逐年扩大,功能日益拓展,模式丰富多样, 内涵不断丰富,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全省各类休闲农业园区发展到 7176 个,安置以农民为主的从业人员 30 多万人, 年营业收入达到 180 亿元。实践证明,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蕴藏巨大潜力、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朝阳产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一是有助于提升山东现代农业发展层次。特色、精细农业是休闲观光农业的一个重要载体。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对农业特色资源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必将推动特色农业的蓬勃发展,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质量安全意识。二是有助于拓展农业功能。休闲观光农业以农业为载体,融合一、二、三产业,将农业从单一的食品保障功能向原料供给、生态涵养、观光旅游、文化传承和就业增收等多功能拓展,带动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人文创意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满足城乡居民休闲消费需要,开辟了现代农业建设的新途径。三是有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能够有效引导城市资本投向农业,带动生产要素流向农村,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发展,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和村容村貌;同时,能够有效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和环保观念,更加珍惜和爱护自己的生产生活环境,推进新农村建设。四是有助于促进农民增收。休闲观光农业作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兴产业,紧密连结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能够有效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带动农村运输、餐饮、住宿、商业等相关配套产业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五是有助于城乡一体化。休闲农业以农业为依托,以农村为空间, 以农民为主体,以城市居民为客源,能够实现大农业与大旅游的有机结合,使得城乡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为环境,对加快城乡经济文化融合和三次产业联动发展,缩小城乡差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二、存在的问题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山东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归纳起来: 一是认识不到位。个别地方认为是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属于小打小闹,不像抓龙头企业那样可以大有作为、立竿见影,不愿花精力去抓。对于长期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农民来说,要想改变思想观念, 放弃农业生产从事服务行业思想上难以接受,措施上无从下手,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休闲农业的发展。二是缺乏整体规划,发展无序。对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的宏观控制和指导还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特别是对整体布局和资源整合缺乏必要的规划指导。现有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多属农户或个体投资者自发建设,缺乏周密的市场论证和发展规划,造成投资决策的随意性和开发的盲目性。三是发展规模小。目前,全省各种形式的园区虽然数量众多,但规模以上休闲旅游农业企业仅有 339 家。四是建设水平低,同质化现象严重。现有园区建设标准不高、服务单一、功能不全往往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大多数生态园停留在钓鱼、打牌、吃农家菜这一层次上,内容雷同、活动单一,缺乏有观赏性、体验性的项目。采摘园多为农户自发建设,鲜食农产品质量安全没有保障。五是没有形成整体品牌。目前,山东的旅游品牌基本叫响,与之相比,休闲观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