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感动中国杨善洲观后感心得
感动中国杨善洲观后感1
杨善洲(—),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姚关镇人, 2011年9月20日,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比中荣获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称号.;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他们种的不仅仅是树,他们播种的是一种主导社会的精神之树,是共产党人的信仰之树。愿这种精神在我们每一位中国人中发扬光大,共铸高尚的美妙家园!
感动中国杨善洲观后感3
说实话,看电影之前听说这是描述老革命老党员的片子,对其没什么爱好。电影看完之后,也没有太大的震撼。不过,有一些触动,这两天总在我脑海中出现。这或许,就是电影的胜利之处吧。
电影《杨善洲》描述的是一位身为市地委书记的老党员,与民众一起抗旱,以及退休后放弃省里支配的优越的养老条件,回到家乡种树,造福父老乡亲的故事。这些事迹,当然让我对杨善洲这个人物充溢崇敬。不过,对于出身农村的我,留意力却投在了电影里大量描述的农村生活上。同时,因为高校里接受过些电影电视制作的熏陶,所以,我始终以谛视的目光观看着电影里的农村生活。最终,那农村生活没能给我太多的共鸣,倒是主演杨善洲这个演员的声音,把我感动了。
要我说的话,杨善洲这个人物得以塑造胜利,应当归功于他的声音吧。那个淳朴、苍老、毫不做作的劳动人民真诚的声音,让我谛视不出一点缺点来。从一起先在大亮山上与一位老倌对话的淳朴声音,到会议上对下属发号施令的强硬声音,再到与孙子对话的关切声音,自始自终都没让我反感,反而更加使我感动,这让我自己都觉得意外。有一个很小很小的细微环节,说出来或许也没有人会与我共鸣吧,但是的确感动了我。
当得知二女儿要结婚的时候,杨善洲到集市上为女儿买彩礼。进到一家店里,杨善洲对着正在忙着准备盘的女店员说:“那个被面给我看一下。”女店员边劳碌边稍抬起头的时候,杨善洲又补充说了一遍:“被面”。知道吗?就是他补充说一遍“被面”的那个声音把我感动了。或许很少有人能体会到,那个声音和举动,很真实的表现了一个老农夫的形象。何况,他还不是一位老农夫呢,他是市地委书记,完全没有半点官腔,能够想到女店员劳碌可能没听清晰他想要买什么。这种微妙的感动,难以言表,或许多倒几次片子看,会有人与我有同感吧。
感动中国杨善洲观后感4
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一个执着的人,一个无私的人,一个坚持一辈子为社会和人民服务的人;
一个真正的-人,一个一身正气心安理得的人。
这就是我眼中的杨善洲。
造的是树林,留下的是精神力气。杨善洲之前是保山地委书记,退休后,他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甘当一名普一般通的义务植树者,带领地方群众植树造林。他努力克服无资金、无种苗等困难,一心扑在造林事业上,从未间断过,从未放弃过,一干就是22年。一个人退休后植树造林或许并不鲜见,但一个地委书记退休后22年不间断植树,备受感动的是他能够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并努力做平凡而又有贡献的人。在造林过程中,他不是指挥家,而是除了当好策划人以外,和一般群众一样,一起扛树苗、种树苗,搭帐篷、住深山,同吃注同劳动。杨善洲一心为民、不计酬劳、终生奉献的高尚品行和坚决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执着信念,留下了一名-员的卓然风范和浩然正气,留给后人一种由衷钦佩,更是一种激勇奋进、艰苦奋斗的精神动力和淡泊名利、大公无私的精神榜样靠的是党性,收获的是珍贵财宝。-人最讲党性、最讲仔细,杨善洲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始终如一地发挥老有所为的奉献精神,正是这样,他能够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22年,这其中不知倾注了多少心血和汗水,他吃住在山上,用着非常简陋的生活用品,成就了一番事业。据统计,,林场经济价值达到3亿元。
2011年杨善洲将自己辛苦创办的林场无偿上交国家。移交林场时,他不沾林场一点好处,不带走一根草,留下的是可观的绿色存款,留下了珍贵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杨善洲正是靠着坚决的党性和崇高的精神品质,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创建出了珍贵物质财宝和不行多得的精神财宝。可想而知,只要坚决信念,讲求党性,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没有创建不了的奇迹,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深化学习杨善洲精神,只有坚决志向信念,发扬务实执着精神,才能把我们的工作任务完成好。
感动中国杨善洲观后感5
3月28日,局党的群众路途教化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我们观看了《杨善洲》这部电影,我从耳闻中得到了真实的感受,杨善洲同志退休不退志,坚持22年如一日守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