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钢铁行业落后产能的标准研究(共 3787 字) 由于发展阶段的差异,我与还有一段差距。由于地域发展的不平衡, 我整体比西部落后地区的工艺装备技术水平高, 在东部沿海地区早已落后的产能, 到西部地区也可能找到出路。在这种差距和矛盾下, 选用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关于产能过剩,江飞涛、曹建涛(2010)认为, “产能过剩”是指企业提供的生产能力和服务能力超过了均衡价格下的市场需求。付保宗( 2011 )在《关于产能过剩问题研究综述》一文中对产能过剩的概念和内涵从微观、宏观、中观几个角度进行了系统梳理。落后产能与产能过剩的区别: 吴邦泽( 2007 ) 指出, 落后产能与产能过剩应区别对待。一是政府介入要慎重,即政府对落后产能与产能过剩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区别对待。相关部门通过制定明确的技术标准淘汰落后产能。对违反环保、节能、安全等方面法律法规的生产能力可以依法淘汰。过剩产能则只能通过优胜劣汰的竞争方法自行淘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政府不予介入。二是在保障公众利益方面,落后产能与产能过剩所受的待遇也不同。涉及到群众身心健康、环保、资源、生命安全等危及公众利益方面的落后产能, 政府应强行予以限制。同时由于企业违反了环保、节能、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政府在淘汰这些落后产能时也不必给予补偿。而由于行业产能过剩并未违反相应法律法规,政府如果要求限制过剩的产能, 则必须给予企业补偿,妥善安置职工和资产。吕铁等人(2010)认为产能过剩是对市场的判断,超过市场需求一定程度的产能是过剩产能, 而落后产能是个技术判断。根据经济学基本原理,市场需求是不断波动的,因此对产能是否过剩以及产能过剩的数量这些判断非常困难。例如在这次金融危机前, 我国绝大部分行业产销两旺, 企业开工招不到工人的新闻见诸报纸, 产品销售率很高。但是金融危机爆发后, 各行各业需求急剧下降, 市场供给普遍超过市场需求, 企业被迫开工不足, 大量工人失业。落后产能与产能过剩也不是完全没有关系、割裂开来的。一般认为,过剩的产能通常可能包括落后产能, 而落后产能的淘汰能够减轻产能过剩的程度,缓解市场供求关系。钢铁行业落后产能的标准从上世纪末开始,我国钢铁工业迅猛发展,连续十几年钢产量世界第一。据统计,2005年全国钢铁产品总量中, 约有25%的钢铁产品是由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落后设备生产出来,, 落后的炼铁生产能力大约1亿吨, 淘汰落后产能是钢铁行业的当务之急。落后产能的标准将决定落后产能数量和规模, 我国落后产能的标准是以政府颁布法令文件的形式确定。政策依据以下标准确定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一是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的生产工艺和产品; 二是生产方式落后, 产品质量低劣; 三是环境污染严重; 四是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钢铁行业落后产能标准的政策文件,钢铁行业落后产能的标准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的变迁: 第一阶段是1999年至2002年国家经贸委颁布了三批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 第二阶段是20 05年国家发改委颁布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05年本)》; 第三阶段是2011年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