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高校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3篇(共8483字).doc

格式:doc   大小:66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校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3篇(共8483字).doc

上传人:2072510724 2017/3/19 文件大小:6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校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3篇(共8483字).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校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3篇(共 848 3字) (一) 一、目前高职院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资产的来源从单纯的靠国家拨款,到以政府拨款为主, 以学费、考研费、科研所要经费、捐款及其“三产”收入等多种方式筹资的新局面。这使院校的资产构成变成了多元化的。这些使资产管理变得复杂和困难,如购置的重复、会有闲置的资产、资产的流失等等此类现象会时常发生。有一些高职院校对于固定资产方面的管理方式还是按照传统的按照资金的来源、用途进行分类的管理模式, 从而导致了机构的不健全、体制理不顺、权力分散、资产浪费损失严重等问题。目前, 我们可以从高职院校的资产管理中大致发现以下几类问题。 对资产管理存量不清楚大多数的高职院校是地方性的普通中专、***职业技术学校或者职业中学组建而成的。虽说组建时做了粗略的资产预算, 但是由于社会环境较大而复杂, 这使得资产预算很多都只是走走过场, 造成了账实不合的问题。组建后, 多个院校的文化需要磨合, 其运行必然是走多元化的管理理念, 这就造成了许多高职院校的资产管理手段的简化不合理, 内部管理机构不完善, 财政审核的工作只是走走形式, 最后这些高职院校的资产到底怎样,谁都不清楚,没有一个定数。 资产流动管理的混乱大多数的高职院校经组建以后,规模得到了扩大,其基本的建设项目就成了其中一项重点工作,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 受到局部利益的束缚, 不能建立起特别重大的投资项目和决策的机制。这形成了许多的高职院校不能长久地立足于长远的发展, 学校环境、教学设备等等建设的规划随意的局面, 肆意的没有正确方向的投资、重复同一建设的现象成为较普遍的现象。与此同时, 一些高职院校只是单纯地强调财产性资产的控制, 而忽略了对外预支资金的控制, 这些造成了资产预算对外资金的使用混乱情况。最后, 每次使用款项的不能及时的做清理工作, 工作也不严格, 这造成了很多院校的应收账款有巨大的数额, 甚至有一些账龄会长达数年或者几十年,这影响了一些高职院校的资金的周转。 处理资产的经济管理关系不和谐(1) 投资者与受益者的关系不和谐。政府投给高职院校的资金, 时不时的发生人人都想分一点的问题, 这直接导致了名义上的所有与实际是两个意思的现象。而来自民间的投资, 则是仅仅允许非营利的, 有时甚至会出现过河拆桥, 没有限制的侵犯人民权力的现象,还被疑为用心不良。(2) 在各个高职院校的内务部门中, 使用过的资产呈现肥瘦严重不均匀的状态,这严重影响了各部门间工作的协调。(3) 在员工的名义之下有很多资产的使用权, 实际上只是一张空头支票,只能望梅止渴,是没有实际的使用价值。 有关资产的经济利益关系出现分歧(1) 投资和被投资是不一致的。最近几年许多高职院校的的校园建设的资金投入大都是通过置换校区,金融贷款获得的, 这造成了学院资产的负债率上升加速, 又因为学校的设施具有公益性的特点, 决定与此相关的投资与被投资是不协调的。(2) 资产的分配和积累没有并重。因为高职院校的夸大规模建设需要大兴土木, 这导致过高的负债, 肯定会对学院日常的运行经费进行侵占。由上还是会导致教育、科研的经费不足,而这也影响了教育教学的根本质量。(3) 高职院校对职工的利益也兼顾得较差。现代的高职院校是个教学型组织, 在校职工本应该在获取基本工资之外还应该得到适应的成绩进步和集体方面的福利等等这些报酬,以此激励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然而, 实际的情况并不是那么理想, 与同等教育中学里的职工的福利待遇相差甚大, 由此师资力量就可想而知了, 以后的竞争更加难以应对。二、对于资产管理问题相关对策的思考 摒弃传统守旧的管理观念,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要解决高职院校资产管理问题,其最重要的就是在根本上改变对院校资产的认识。在思想上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在行动上制定积极合理的管理方法。利用好每份资产, 使其在教学工作中得到充分的利用; 另外国家的教育部门应该做好相对应的监督工作, 要抓紧加强对高校资产管理的监督, 还要定期的审核高校的资产运用的数据, 增加在校职工和学校领导对资产管理的积极认识, 每位职工也要积极的配合资产管理的工作,努力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 建立科学有效的资源管理和监督制度在资源管理上,要严格按照分层次管理的原则,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和机构对学院的资产进行专门的管理, 加强管理力度, 明确管理人员及其职位和应负的责任。与此同时还要逐步完善各个管理体系, 制度日渐完善以后不能只是走走形式,要求各部门要谨慎的对待,做到负责人有明确的分工。还要严惩因个别的责任造成院校资产的流失。 引入较为先进的设备对学院资产的管理,不能按照传统观念死死盯住不放,要学会变通。变静态管理方法为动态的管理体系, 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