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能源消费、碳排放与低碳政策.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能源消费、碳排放与低碳政策.doc

上传人:湘云 2022/5/8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能源消费、碳排放与低碳政策.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能源消费、碳排放与低碳政策
摘 要:经济和环境发展不协调,需要利用低碳政策来促进节能减排。基于外部性和技术进步两个角度,对低碳政策的传导机制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低碳政策绩效现状,对如何更好地发挥低碳政策的作用提出建议,即充分发买能力下降,进而会减少对所有产品的消费,对高能耗高排放产品的需求数量也会降低。
税收和财政支出利用市场机制实现能源资源的合理配置,两者替代作用机制类似,对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增加税收和对低能耗低排放企业进行税收减免和补贴都将产生预期的结果。以上两种政策行为均会增加高能耗企业的生产成本,其价格也相对提高,消费者在有限的收入水平下,能购买同等产品的数量变少,消费者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会寻求低碳的商品进行替代,进而减少高能耗产品的购买数量;由于高能耗高排放产品税收增加,产品的预期收益发生改变,企业出于利润最大化考虑,受激励型政策影响,将会投放生产资源进行低碳产品的生产。在成本和消费者需求减少的双重压力下,促使企业改变产品的生产结构,调整不同产品的生产数量。
(二)基于技术进步
资本、劳动和能源是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通过技术进步实现要素的生产效率提高能有效降低能源使用,减少碳排放,但其作用机理的实现需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 在市场环境下,低碳技术的实现需要资金投入,当低碳技术成本低于由此节约的能源使用成本,即在经济角度上变得有吸引力的前提下,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才有可能实现。
各生产要素间存在互补和替代两种相互关系,当替代弹性值大于1,两种要素是完全替代关系,替代弹性值小于1,则两种生产要素是互补关系。在技术进步的影响下要素间的替代关系会发生变化,但目前能源和资本劳动间是互补关系,能源和其他生产要素需要结合使用,当技术变革提高了能源互补品投入的生产率时,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能源需求反而增加,对环境有着负面影响。因此,技术变革也可以导致能源使用增加,技术变革对环境有利还是不利取决于需要的方向,为了实现可持续增长,需要通过规制型政策工具,确认污染控制性技术变革的主导地位。
三、我国低碳政策评价
我国采用了积极的政策来促进低碳发展,主要目标是减少能源消耗,改善环境,同时实现经济稳步发展。但低碳政策涉及内容广泛,为得出更合理的低碳政策制定及实施建议,需要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对我国目前的相关政策进行绩效分析。
根据低碳政策目标,建立的指标体系包括能源、经济和社会环境效率三个方面,采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各省2014—2017年间的低碳政策综合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平均综合效率在我国各省分布不均,且大部分省份处于较低的状态,。这说明,我国目前的政策针对性差,政策发挥作用的传导机制尚未被全部有效利用,无法有效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间的矛盾,存在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四、对策建议
节能低碳行为的外部性肯定了政府利用政策工具进行调节的必要,然而在忽略要素替代的前提下,政策可能导致能源使用增加。因此,在遵循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目标和基础上,针对我国低碳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从完善税收征收体系和合理把控政策支持方向等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在财政收入和支出相关方面要改革和完善现有的相关税种:碳税是对产生二氧化碳的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