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古琴名曲《阳关三叠》赏析.doc

格式:doc   大小:735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琴名曲《阳关三叠》赏析.doc

上传人:泰山小桥流水 2022/5/8 文件大小:7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琴名曲《阳关三叠》赏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古琴名曲《阳关三叠》赏析
古琴名曲《阳关三叠》赏析
古琴名曲《阳关三叠》赏析
古琴名曲《阳关三叠》赏析
古琴名曲《阳关三叠》赏析
古琴名曲《阳关三叠》赏析
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
本雅明说“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出走,无缘无故地在世上走,走向我”。沧海浮尘,芸芸众生,总会有人有缘相识,有幸相知,也总会离别。不知诸位有没有想过与知己离别的事情,主页君倒是很喜欢古人离别的方式,从长亭到短亭,一路相送,这一支柳,吟一首诗,这种仪式感,用情至深,令人回味无穷。
本期不妨来通过古代汉民族音乐精品曲《阳关三叠》,感受一下古人的那种惊人的诗意和美丽。
《阳关三叠》为中国十大古琴曲之一,乐曲产生于唐代,是根据著名诗人、音乐家王维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谱写而成的。因为诗中有“渭城”、“阳关”等地名,所以,又名《渭城曲》、《阳关曲》。
大约到了宋代,《阳关三叠》的曲谱便已失传了。所见的古琴曲《阳关三叠》则是一首琴歌改编而成。
最早载有《阳关三叠》琴歌的是明代弘治四年(1491)刊印的《浙音释字琴谱》,而流行的曲谱原载于明代《发明琴谱》(1530),后经改编载录于清代张鹤所编的《琴学入门》(1876)。新中国成立后,王震亚将其改编为混声合唱。
「琴曲赏析」
全曲共分三大段,用一个基本曲调将原诗反复咏唱三遍。故称"三叠"。每叠又分前后两段,后段为新增歌
词,每叠不尽相同,带有副歌的性质,分别渲染了"宜自珍"的惜别之情,"泪沾巾"的忧伤情感和"尺素申"的
期待情绪。旋律以五声商调式为基础,音调纯朴而富于激情,在后段的八度大跳及"历苦辛"等处的连续反
复呈述,情真意切,表达了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无限留恋的诚挚情感。歌曲结尾处渐慢、渐弱,抒发了
一种感叹的情绪。
古琴名曲《阳关三叠》赏析
古琴名曲《阳关三叠》赏析
古琴名曲《阳关三叠》赏析
「送元二使安西」
唐丨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