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莲文化的魅力
干红姿 翻开中国的文学史,扑面而来的是淡淡的莲香,让人默默地感动。从《诗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开始,文人们对莲的歌咏就从未停歇。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莲文化的魅力
干红姿 翻开中国的文学史,扑面而来的是淡淡的莲香,让人默默地感动。从《诗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开始,文人们对莲的歌咏就从未停歇。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人们都喜欢赋予莲各种美好的品质和情感。
本单元的写作是以大型综合性活动为基础的,所以首先应该有充分的活动,这样才能更好地走进此次的写作世界。
一、如果你想了解莲,那么就来一次关于莲的科学探究吧,并把你的成果写下来。
对于莲而言,可以探究的东西很多。你可以关注它的历史:一亿三千五百万年以来,经过一次次的劫难,莲存活下来。你还可以关注它的品种:由几种发展到现在的几百种,尤其是大型荷花、睡莲、碗莲三大品种。你还可以关注它的用途:它用途极广,自叶至茎,自花至实,它把一切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人类;尤其可以关注莲花的中药功能,绿化、美化、净化功能,莲叶的防水、自洁功能,莲子健脾止泻功能……
了解了这些,其实你已经拥有了写一篇介绍莲相关知识的说明性文字的宝贵材料,你可以选择你所需要的点,扩充它,并有条理地写下来就可以了。当然,选择的点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几个。
二、如果你想用艺术的眼光欣赏莲,或许你还会由此想到某-个人、某一类人,那么不妨把你独特的感受写下来。
文字是记录心路历程和人生感悟最好的方式,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就表达了自己安贫乐道之志。要使自己的感情有所寄托,成为心中永远的记忆,你就拿起手中的笔,记录下你心中的点点滴滴,抒发出你心中的汹涌澎湃。可以是一首歌,就像齐豫在《莲花处处开》中唱的那样:“一念心清净,莲花处处开,一花一净土,一土一如来”;可以是一首诗,就像苏轼的“今岁东风巧剪裁,含情只待使君来:对花无语花应恨,直恐明年花不开。”(《吉祥寺花将落而陈述古期不至》)当然,更多的肯定是一篇篇散文故事,在这些故事中,你要写清楚你与某种植物之间是如何产生感情的,到了怎样的程度,这种人与自然的感情给你的感悟有哪些,对你的学习,生活,做人有什么帮助等。
当然,这种对莲的情感,可能会让你想起生活中如莲一般的人。他们可能是你老师中的一位,可能是你长辈中的一员,也可能是素昧平生之人。他们的哪些言行让你有这样的遐想呢?在他们身上都发生了什么事呢?你对于他们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呢?敬仰、钦佩、向往,抑或也是你内心的追求?那么,就用你的笔表达真实的心境吧。写作的过程也就是一个自我熏陶的过程。
三、如果你课外收集了很多关于莲的古今诗文,那么不妨来一次大胆的解读,你或许会读出诗文背后的真谛。
古往今来,关于莲的诗文数不胜数,你能说出多少来?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吴均);江南莲花开,红花覆碧水(萧衍);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杜公瞻):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李白);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根底藕丝长,花里莲心苦(辛弃疾);秋江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