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4
文档名称:

化痰止咳平.ppt

格式:ppt   大小:2,642KB   页数:6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化痰止咳平.ppt

上传人:taoapp 2022/5/8 文件大小:2.5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化痰止咳平.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十八章 止咳平喘药
一止咳平喘原理:宣肺,清肺,润肺,降肺,敛肺,泻肺.
二适应症 主治咳喘(外感内伤,寒热虚实)
杏仁与苏子
1 药性为温
2均可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苦杏仁 苦,微温。 有神经衰弱,常心烦耳鸣,失眠多梦,长期服***。1974年后病情加重,情志易波动,喜悲伤欲哭。1976年2月26日因与他人争执,病情恶化,精神失常,狂躁不安,急送精神病院,诊为“精神分裂症”,住院治疗半年。
诊查近半月来出现精神抑郁、表情淡漠、语无论次、沉默痴呆、哭笑无常等症状;胸胁胀满不舒,不思饮食,平素多痰。舌质淡、苔白腻,脉弦滑。
辨证:痰气郁结,上抗清窍,蒙蔽心神,神志逆乱。治法:理气解郁,化痰开窍。予导痰汤加味。
处方:陈皮9克 半夏9克 茯苓10克 甘草4克
枳实12克胆星9克 郁金9克 白矾3克(烊化)
蚤休9克 石菖蒲9克 香附9克十剂
珍珠层粉60克,每次2克,每日3次。朱砂安神丸2瓶,照说用服。
医嘱:禁一切辛香燥辣发物等。
一诊:1977牟2月6日。自述服上方药十剂后,心中豁然开朗,心情舒畅。于是又服药十剂,睡眠较前好,神志清楚,纳食增加。但仍感痰多,因脾为生痰之源,故上方加开胃健脾药,再进药二十剂。
1长于燥湿化痰,为治寒痰、湿痰要药。
2降逆止呕用于胃气上逆的呕吐
3消痞散结用于心下痞、结胸、梅核气。
4消肿止痛,用于痈疽肿痛。毒蛇咬伤。
半夏厚朴汤
【组成】半夏 厚朴 苍术 苏叶 茯苓 生姜
【功用】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主治】梅核气。
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隔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白腻,脉弦缓或弦滑。
王 X X,女, 37岁,住北京西城区。
1994年 8月 29日初诊。
患者性格内向,素日寡言少语,喜独处而不善与人交往,
因家庭琐事烦思忧虑,导致情绪不稳,时悲时恐,悲则欲哭,恐则如人将捕之状。更为痛苦者,自觉有一胶冻块物梗噎咽喉,吐之不出,咽之不下。心慌,胸闷,头目眩晕,失眠,食少,恶心呕吐,大便日行二次。舌苔白,脉沉弦而滑。
辨证肝胆气机不疏,痰气交郁于上之“梅核气”
治则疏肝解郁,化痰开结。
方用半夏厚朴汤合小柴胡汤
柴胡16克,黄芩6克,半夏15克,生姜10克, 党参8克 炙甘草8克,大枣7枚, 厚朴14克
紫苏8克,茯苓20克。
服药七剂,咽喉梗噎消失,情绪逐渐稳定,诸症渐愈,继服***疏肝补血以善其后
小陷胸汤
【组成】黄连 半夏 瓜萎实 【功用】清热化痰,宽胸散结。
【主治】痰热互结证。胸脘痞闷,按之则痛,或咳痰黄稠舌苔黄腻,脉滑数。
杨X,男,45岁。
主诉:患者素嗜酒,长期在高温车间工作,又兼饥饱不时,
久之遂成胃痛。一日胃痛发作,数天不止,辗转不安。
诊查:心下灼热疼痛不可按。口渴尿黄,便据溏不爽,呕恶食不下,口中秽气逼人,苔黄厚腻,脉滑而数。
辨证、治法:前医所处方,率多广皮、木香、香附、良姜、枳壳之属。予小陷胸汤,药仅半夏、黄连、全瓜蒌三味,连服五剂,痛止,苔退后渐能进食。此后每于发病时,自用此方药二三剂,即可缓解。其他胃病患者,服他药不效转用此方而愈者亦不少。因此号称“胃痛三味方”,广为流传。
麦门冬汤
【组成】麦门冬 半夏 人参
甘草 粳米 大枣
【功用】润肺益胃,降逆下气。
【主治】肺萎证。咳唾涎沫,短气喘促,咽喉干燥,舌干红少苔,脉虚数。
重用麦门冬(原方用七升)少佐 半夏(原方用一升)
亦可用治胃阴不足,虚气上逆之气逆呕吐证。证见气逆呕吐,口渴咽干,舌红少苔,脉虚数者。
半夏白术天麻汤
【组成】半夏 天麻 白术 茯苓
橘红 甘草 生姜 大枣
【功用】燥湿化痰,平肝熄风。
【主治】风痰上扰证。眩晕头痛,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弦滑等。
《医学心语》云:“有湿痰壅遏者,书云头旋眼花,非天麻半夏不能除是也”。
二陈汤
【组成】半夏 陈皮 白茯苓
炙甘草 生姜 乌梅
【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湿痰咳嗽证。痰多色白易咯,胸隔痞闷,恶心呕吐,肢体倦怠,或头晕心悸,舌苔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