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超越出口导向
本刊编辑部 电影明星章子怡笑容可掬地出现在今年5月9日出版的美国《新闻周刊》封面上,她的背后是万里长城和东方明珠塔。这期封面专题为《中国的世纪》的杂志用了长达21个版面全面解读当今中国的崛起。文章认为,在工业革命时超越出口导向
本刊编辑部 电影明星章子怡笑容可掬地出现在今年5月9日出版的美国《新闻周刊》封面上,她的背后是万里长城和东方明珠塔。这期封面专题为《中国的世纪》的杂志用了长达21个版面全面解读当今中国的崛起。文章认为,在工业革命时期,英国被称作“世界工厂”,而如今这一称号非中国莫属。中国的崛起已不再是预言,而是一个事实。
《新闻周刊》列举说,中国现在是世界上煤炭、钢材和水泥的最大生产国,能源的第二大消费国,石油的第三大进口国,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二位。中国生产了全世界2/3的打印机、微波炉、DVD机和鞋子,完全控制了低成本制造业。这使英国不得不把“世界工厂”的头衔让给中国。
这些成就无疑应当归功于中国自1990年代以来所奉行的出口导向政策。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研究中心通过对亚洲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进行对比发现,只有奉行出口导向政策的国家,才能最终突破人均国民产值3000美元。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国家在通往财富的道路上,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将自己纳入全球经济合作的出口导向政策。中国今天的成功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然而,当中国的贸易巨轮刚开始启航的时候,奉行了十几年的出口导向政策却遇到了挑战。一个最近的例子是,美国参议院以63对24票通过了一个议案:如果人民币不升值,%的特别关税。这是一个通过政治干预违背自由贸易原则的典型案例。尽管分析家们普遍认为,这只是美国政客们为了安抚选民所作出的权宜姿态,但这也暗示我们,只要出口导向政策不作调整,类似的外来干预,包括经济的、政治的以及其它各种形式的,就不可避免。
当然,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大国,向世界大量出口产品,是非常正常的。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使中国在很多产业拥有巨大的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看来也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世界恐怕需要逐渐学会去适应作为超级工厂的中国。然而作为问题的另一面,我们也到了应该对出口导向政策进行反思的时候。
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在2005中国企业“走出去”论坛上说,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只担任了中间加工甚至组装的角色。如中国医药行业95%、芯片80%以上、数控机床和纺织机械70%以上、汽车90%以上的专利都是国外的。在DVD行业,企业在向国外几家公司交付专利费、扣除成本后,已无利可图。
除了利润,我们其实更应当算算成本。除了账面成本,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消耗、福利的停滞、壁垒的困窘、竞争的恶化等等,也都是我们所支付的成本。
通过计算我们会发现,中国今天的成功的背后其实支付了无比巨大的代价。当然,我们需要做这样一件工作,将这些代价逐一区别分析,判断出哪些代价是可以避免的,哪些则是发展过程中所必须付出的,但更重要的工作是,现实迫使我们去思考,是否到了对出口导向思路进行调整的时期。
长时间以来,顺差就是成绩,创汇就是目的,几乎成为我们的思维定势和部分地区追求政绩的目标。我们的经济观察视线很容易被重商主义所左右,以外贸顺差的有无和多少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尺度乃至唯一尺度。然而这个标准在某种经济结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