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我眼中的杜甫
2017-03-27或许,他并没有诗仙李白的洒脱豪放,也没有陶渊明的悠然白得,他的眼神中似乎只有愁苦,心系祖国,他甚至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谈起杜甫,我甚至不愿提起他诗圣”的称号,在我眼中,他更是一位心同百姓,思寄祖
我眼中的杜甫
2017-03-27或许,他并没有诗仙李白的洒脱豪放,也没有陶渊明的悠然白得,他的眼神中似乎只有愁苦,心系祖国,他甚至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谈起杜甫,我甚至不愿提起他诗圣”的称号,在我眼中,他更是一位心同百姓,思寄祖国”的爱国者。
忧国,是杜甫诗中的灵魂主干,他的所有诗作中,多数都透露出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感叹和愁苦。
面对日益衰败的唐朝,面对支离破碎的大唐国土,他含泪提笔写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昨日祖国繁荣,而今日却破亡了,面对依旧的山河,试想,是否人人都像杜甫一般流下感时泪”、怀着恨别心”?杜甫就是这样一位爱国的诗人,他因国破而忧,因国盛而乐”。
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他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
他快乐,因收复河南”、河北”而快乐。
他的快乐,不仅仅是白己的,更是属于祖国的。
这种纯粹的快乐,只是真心爱国的人才配拥有。
生活亦是如此,不需要游遍山水,更不需要荣华利禄,杜甫快乐的根源,只是祖国的繁盛。
在杜甫生活的时代,是最黑暗的时期。
尤其是在安史之乱时,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
各地官吏,残暴无情地压迫、剥削百姓。
在这水生火热的时候,杜甫毅然选择站出来,用慧笔揭露出一桩桩事件,将同情、理解的思想灌输到每一句诗句中。
〈〈三吏》、〈〈三别》正是他思想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