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六章 给药
学习目标
1.完成老人的口服给药。
2.能配合医护人员保管老人的药物。
第一页,共一百三十二页。
第一节 口服给药专业知识
一、药物的作用
1.预防疾病 如乙型肝炎疫苗。
2.诊断疾病 胆囊造影的用药
、间隔时间不等)应立即报告医生。
(2)对老人难以咽下的片剂、丸剂可将药研细后加水调成糊状服用,不可将大片的药片掰成两半吃,这样容易造成食道损伤,尤其肝硬化的老人。另外,也不可将粉状的药物直接倒入口腔后用水冲服,以免药粉在食道发生阻塞。糖衣和胶囊包装的药物一般应整粒吞服。
(3)止咳糖浆对呼吸道有安抚作用,服后不需要喝水。
第十五页,共一百三十二页。
六、老人吃错药的紧急处理方法
1.保持镇静,不要慌乱。
2.先查清楚吃错的是什么药,并采取相应措施:
(1)误服解热镇痛药、维生素类药、助消化药,只需观察,不必采取措施。
(2)误服外用药、剧毒药、农药、毒鼠药就必须采取紧急措施。要尽快催吐,用筷子或勺把刺激老人的咽喉部使其呕吐,以减少毒物的吸收,并立即送医院抢救。
(3)误服碘酒,应迅速服用一些米汤或浓面汤,同时用催吐法促进毒物的排出。
(4)误服过量的安眠药。要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采用催吐法,并尽早送医院治疗。
第十六页,共一百三十二页。
七、煎中药的方法
1.药锅 煎中药应用砂锅、搪瓷锅。不可用铁锅、铝锅。
2.每次加水量 煎药前先用清水将药物浸泡30 min煎煮。
第一煎:加水量应以超过药表面约3cm为宜。
第二煎:水量酌减,滋补性中药应酌情多加水。
第十七页,共一百三十二页。
3.煎药的时间
第一煎:药煮沸后煎20min 。
第二煎:药煮沸后煎15min,药的品质坚硬者可酌情多煎5~10min,清热、发表的药煎的时间要短些。
4.煎药火候的掌握
一般中药未煮沸时用急火(大火),煮沸后用文火(小火),煮的过程中需要经常搅拌。
第十八页,共一百三十二页。
5.煎药的次数和量
(1)一般每付中药需煎两次,每次煎约150ml。(一茶杯),将两次煎的药量混合在一起共300 ml,分成两份,早晚各服一次。
(2)滋补药可煎三次,混合在一起分成两份,早晚各服一次。
(3)如果老人服药困难,药汁可在煎药的过程中适量浓缩。便于服用。
第十九页,共一百三十二页。
八、使用膏药的方法
1.使用前先将患处或穴位处的皮肤用热毛巾或鲜姜片擦净。
2.将膏药在暖气、热水壶或火炉上烤一下,使其变热变软,揭开贴患处。贴后注意观察,如果发现局部疼痛、瘙痒或有红肿、起泡等现象。要取下停用。
第二十页,共一百三十二页。
第二节 口服给药操作技能
一、准备工作
1.物品 温开水、纸巾(或老人自己的毛巾)。
2.环境 清洁、干燥,光线充足。
3.养老护理员 穿清洁的工作服。洗净并擦干双手。
4.药物 将已经配好的药物拿出(若药物在老人处需将药瓶拿出)。
第二十一页,共一百三十二页。
二、操作程序
1.将备好的温开水、纸巾和护士已经配好的药物(放在药杯内)拿至老人的床边。
2.礼貌称呼老人,并向老人解释(服药的时间、药物、服药的方法等)。
3.核对医嘱、药物(若药物在老人处应与老人共同核对药物名称、查看有效期及药物的质量)。
4.协助老人取坐位或站位(卧床老人需扶老人坐起,背后垫软枕)。
第二十二页,共一百三十二页。
5.将温开水递到老人手中,让老人先喝一口水,再将药杯递给老人,协助老人将药放入口中后喝水约100 mL,待老人完全将药物咽下,放下水杯协助老人擦净口周围。
第二十三页,共一百三十二页。
服药方法
(1)服用片剂时→若有大片药老人难以咽下→可将其研成粉状并加水搅拌成糊状再服用。
(2)服用水剂时→先将药水摇匀→一手将量杯上举使其刻度与视线平齐→另一手持药瓶(将标签面放干掌心) →倒药液至所需的刻度处→计量准确后倒入药杯再服用。
(3)服用油剂溶液或按滴数计算的药液时→先将少许凉开水倒入小勺中→再将药液按照应服的剂量滴入凉开水中→一起服用。
第二十四页,共一百三十二页。
(4)服用中药大蜜丸时→可根据老人的具体情况将药丸搓成小丸,以便老人服用。
(5)服中药冲剂时→将药粉用温开水冲调后再服用。
(6)服药后再次查对所服的药物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整理物品→将物品放回原处→药杯(小勺)洗净。
(7)协助老人取舒适的体位→洗净双手。
第二十五页,共一百三十二页。
三、注意事项
1.帮助老人口服药时,应注意按照医嘱查对药物剂量和药物的质量。
2.协助老人服药时必须待老人服下药后方可离开。
3.如老人需同时服用几种水剂药时,在更换药物品种时,要洗净量杯。倒毕药水后,应将瓶口用清洁的湿巾擦净,放回原处。
第二十六页,共一百三十二页。
4.自理困难的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