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戏剧是一种文化; 文化是由人创造的。戏剧是一种艺术; 艺术是人用技术和想象力创造的可与他人共享的审美对象、环境或经验。艺术是一种文化现象,大多为满足主观与情感的需求,亦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任何可以表达美的行为或事物,皆属艺术。什么是戏剧?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人物(角色) 、当众展示故事情节的艺术门类。是一种艺术: 这种艺术是由演员--- 直接面对观众--- 进行表演--- 表演某种能引起戏剧美感的内容的艺术。( 演员扮演具体的人物、当众表演和展示故事情节这三个条件结合在一起) 戏剧有五个要素,我们通常认为是: 演员、观众、导演、剧本和舞台美术。在以往的戏剧构成说中,有所谓“四要素”(剧本、演员、观众、剧场)“三要素”(剧本、演员、观众)“二要素”(演员、观众)等说法,它们基本上都不否认观、演这两种要素。演员——扮演剧中人物( 角色) 的人员, 以语言和动作为主要表演手段, 向观众展示剧情。在戏剧里这种展示是活生生的、面对面的,面对观众现场的表演。观众——观赏戏剧的人。导演——实现戏剧演出任务的艺术创作者; 是将二维的平面的文学剧本转化为三维的立体的活生生的舞台形象的组织者和工作者。导演要按照导演艺术的特性来组织、领导剧目创作的全过程。剧本——是戏剧演出的文字依据。是文学的, 以代言体方式为主、表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它是戏剧活动的基础和起点。是由编剧创作。剧本是不可缺少的,甚至被认为是“一剧之本”是基础性的东西,是文学性的文字符号。剧本主要由剧中人物的对话、独白、旁白和舞台指示两部分组成。对话、独白、旁白都采用代言体, 在戏曲、歌剧中则常用唱词来表现。剧本中的舞台指示是以剧作者的口气来写的叙述性的文字说明, 包括对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的交代, 对剧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形体动作及内心活动的描述, 对场景、气氛的说明, 以及对布景、灯光、音响效果等方面的要求。舞台美术——戏剧舞台上除演员以外的一切造型因素的总称。( 它包括服、化、道、景、灯、效, 是戏剧综合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布景、灯光、音效、服装、化妆和道具, 不同的剧种有不同的要求。例如中国传统戏曲布景是象征性的, 十分简单, 而服装、化妆和道具特别受到重视。戏剧演出是演员与观众同时在同一空间里面对面地完成,由此也可以看出戏剧实际上是由演员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来完成的。戏剧的目的: 戏剧表演的目的多种多样,是表现人的精神生活,通常,它就是娱乐。戏剧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它将想像变成富有情感的真人表演, 现场表演所产生的奇特作用往往是电影、电视或书籍所难以企及的。中国人怎样理解“戏剧”,中国的传统戏剧形式是什么? 首先, 我们中国的戏曲伴随着整个中国的历史发展, 不管是昆曲、京剧还是地方戏曲, 都伴以特有的艺术元素: 全套的行头打扮, 固定的曲牌唱腔、假定的环境设置和高超的身段技巧, 充分表现出艺术的美感,所以,不论是昆曲、京剧还是地方戏曲都能家喻户晓。……因此, 在中国戏剧传统中没有话剧的位置。直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西方的话剧才被移植到中国。这样说来中国绝大多数的人把戏剧理解为戏曲也就不足为奇了。而少数的专门从事话剧专业的人们, 则学了许多西方戏剧的知识, 知道话剧在西方戏剧历史上的源远流长,从古西腊的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到 20 世纪的奥尼尔(美国)、迪仑马特( 瑞士) 等等。而且在英文戏剧( DRAMA ) 就是指戏剧, 绝不和歌剧( OPERA )、舞剧( DANCE )相混。这样看来,中国意义上的“戏剧”一词,的确是一个总的概念, 而西方意义上的“戏剧”一词才专指话剧,是个特指的概念。“戏剧”一词有两种含义: 狭义专指以古希腊悲剧和喜剧为开端, 在欧洲各国发展起来继而在世界广泛流行的舞台演出形式, 英文为 drama ,中国又称之为“话剧”;广义还包括东方一些国家、民族的传统舞台演出形式,诸如中国的戏曲、日本的歌舞伎、印度的古典戏剧、朝鲜的唱剧等等。戏剧这一概念,在我们中国经常与话剧等同起来,但是在科学的意义上它应当包括一切具有戏剧特征的艺术种类和样式,即除了话剧之外,还有戏曲,歌剧、舞剧和音乐剧等。世界上有三种古老的戏剧文化: 一是希腊悲剧和喜剧,二是印度梵剧,三是中国戏曲。中国的传统戏剧有一个独特的称谓:“戏曲”。演员扮演人物、当众表演和展示故事情节三者结合起来,就是戏剧,也才能成为戏剧、这是戏剧的总体特征。人们还指出其他几个方面的一些特征,例如: 视听结合的感受方式; 综合性,因它综合了文学、表演,美术、音乐等因素; 剧场性,因为它需要在剧场或相应的场合来演出; 从戏剧的内在本质方面来看,有什么根本性的特征呢,应该说是两点,即戏剧行动和戏剧冲突。戏剧行动——戏剧行动也称戏剧动作; 在戏剧中, 行动是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与手段; 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