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惜牡丹花》
惆怅阶前红牡丹,
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y i ng)吹尽,
夜惜衰红把火看(kan)。
【注释】
1)惆怅:伤感,愁闷,失意。
阶:台阶。
2)残:凋谢。
3)明朝:明天。
4)衰:枯萎,凋谢。
《惜牡丹花》
惆怅阶前红牡丹,
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y i ng)吹尽,
夜惜衰红把火看(kan)。
【注释】
1)惆怅:伤感,愁闷,失意。
阶:台阶。
2)残:凋谢。
3)明朝:明天。
4)衰:枯萎,凋谢。
红:指牡丹花。
把火:手持火把。
【翻译】
惆怅地看着台阶前的红牡丹,傍晚到来的时候只有两枝残花还开着。料想
明天早晨大风刮起的时候应该把所有的花都吹没了,在夜里我珍惜衰谢的牡丹
如火一样越发红得浓艳迷人。
【赏析】
在群芳斗艳的花季里,被誉为国色天香的牡丹花总是姗姗开迟,待到牡丹 占断春光的时候,一春花事已经将到尽期。历代多愁善感的诗人,对于伤春惜 花的题材总是百咏不厌。而白居易这首《惜牡丹花》却在无数惜花诗中别具一 格。人们向来在花落之后才知惜花,此诗一反常情,却由鲜花盛开之时想到红 衰香褪之日,以“把火”照花的新鲜立意表现了对牡丹的无限怜惜,寄寓了岁 月流逝、青春难驻的深沉感慨。
全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但文气跌宕回环,语意层层深入。首句开门见
山,点出题意:“惆怅阶前红牡丹”,淡淡一笔,诗人的愁思,庭院的雅致, 牡丹的红艳,都已历历分明。“惆怅”二字起得突兀,造成牡丹花似已开败的 错觉,立即将读者引入惜花的惆怅气氛之中。第二句却将语意一转:“晚来唯
有两枝残。”强调到晚来只有两枝残败,读者才知道满院牡丹花还开得正盛。
“唯有”、“两枝”,语气肯定,数字确切,足见诗人赏花之细心,只有将花 枝都认真数过,才能得出这样精确的结论,而唯其如此精细,才见出诗人惜花 之情深。这两句自然朴质,不加雕饰,仅用跌宕起伏的语气造成一种写意的效 果,通过惜花的心理描绘表现诗人黄昏时分在花下流连忘返的情景,情笃而意 深。
既然满院牡丹只有两枝残败,似乎不必如此惆怅,然而一叶知秋,何况那 还是两枝。诗人从两枝残花看到了春将归去的消息,他的担心并非多余。“明 朝风起应吹尽”,语气又是一转,从想象中进一步写出惜花之情。明朝或许未 必起风,“应”字也说明这只是诗人的忧虑。但天有不测风云,已经开到极盛 的花朵随时都会遭到风雨的摧残。一旦风起,“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 随风”,那种凄凉冷落实在使诗人情不能堪。但是诗人纵有万般惜花之情,他 也不能拖住春天归去的脚步,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