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黟县的民俗风俗.doc

格式:doc   大小:4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黟县的民俗风俗.doc

上传人:ranfand 2017/3/25 文件大小:4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黟县的民俗风俗.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黟县的民俗风俗项康利 5090309575 F0903023 我的家乡黟县地处皖南山区的中部, 黄山西段横亘县境中部, 由黟山( 黄山) 而得名。黟县交通体系一直没有建设完整, 与外界的联系相对很少, 而是从黄山旅游风景区建立之后通往各省市的交通也渐渐的完善起来。因此黟县的民俗风俗没有明显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 仍然保留着一直传承下来的风俗****惯, 徽派建筑也较多的保存下来而且很多的当地居民任然住着这样的古建筑群。黟县民俗和文化是中国文化多样性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们应当让这样的文化继续保留和传承下去。一、黟县的历史概况黟县始建于公元前 221 年,距今已有 2200 多年历史。据史料记载,黟县在秦汉时期, 辖地广袤, 今之安徽的休宁、祁门、石台及江西的婺源县均属于黟县属地。只是到了东晋以后, 中原战乱频仍, 大批达官显贵举家南迁, 而黟县群山环抱, 交通不便, 实是躲避战乱的福地, 故当权者将其一析为五。明清时期, 徽州商人称雄中国商界, 黟县商人作为徽州商人的一支劲旅, 他们用经商积累起来的财富, 在相对闭塞的家乡建造了一栋接一栋的豪华住宅, 这就是闻名于世的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民居。至今仍保存了 3500 多栋清代以前的古建筑,被誉为“东方文化的缩影”、“古代建筑博物馆”。其中宏村和西递已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二、黟县的建筑建筑是一个地区文化的凝固,是一个地区文化的标本。建筑风格总是和当地的气候、自然景观、经济状况、人文风俗等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徽派建筑主要是以砖、木、石为原料, 以木构架为主。黟县的古名居建筑是典型的徽派建筑, 其中宏村、西递、屏山和关麓就保留着多数古名居且宏村和西递已经申请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黟县古名居建筑其主要的特征有两个, 一是“讲究风水”, 二是“注重雕饰”。一般而言古村落的选址是非常讲究的, 不仅要按照中国传统的五行学说周密的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而且还要充分的利用自然环境, 通常村落的选址都是依山傍水的, 以符合“天人合一”的理念。住宅多面临街巷, 粉墙黛瓦, 散列于山麓或丛林之中, 浓绿和黑白相互映衬, 山和水相互辉映。古民居的外观造型也颇具特色, 除了一般中国古代建筑的低层、坡顶外, 着重采用了马头山墙的建筑造型, 将房屋两端的山墙升高超过屋面及屋脊, 并以水平线条状的山墙檐收顶, 并且采取了向屋檐方向逐步低落的形式, 节省了材料, 又有防火的功能, 故又称为“防火墙”。“天井”也是黟县古名居或者徽派建筑的一个建筑形式, 几乎每一幢的古居民住宅都有天井。天井使得室内光线充足, 而且通风降湿, 天井的两侧建有廊房, 通常还会修有排水的水沟, 使室内居民宅与外部的水系统联系在一起。宏村村落就是一个用内部活水来贯通全村的村落, 当然这个活水是后来人工建成的, 并不是天然的。村中每一家的水都会联系在一起并且流过南湖和半月湖。走在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听到水流声,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对于民居的雕饰, 有砖雕、木雕、石雕三雕。像木质的廊房等的窗户和门上一般都会雕有饰品, 且都是取材于自然之景物如荷花、梅花竹子、石头、人物等等之类。而府宅大门则一般都会用石雕砖雕在门上方装饰以显示这户人家的社会地位。黟县的建筑除了典型的古名居之外还有就是牌坊。但是现在保留下来的相对比较少,其中宏村和西递都有牌坊。牌坊, 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