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编辑课件
第四课 《圆圆曲》
吴伟业
编辑课件
《圆圆曲》
吴伟业
《江山风雨情》剧照
崇祯
吴三桂
皇太陈圆圆小影二帧,池畔留有石刻诗。
编辑课件
吴三桂(1612~1678) 明末辽东总兵、清初藩王。原籍徽州,由高邮流寓关东,为辽东(今辽宁辽阳)籍人。字长白,一字月所。崇祯末,受命出镇,任宁远总兵。1644年开门迎降清军。清封为平西王。于顺治八年(1651)率兵入川,兼辖云贵两省,坐镇10余年。1673年(康熙十二年)举兵反清,1678年在衡州(今湖南衡阳)称帝,年号昭武,同年八月病死。
编辑课件
诗中男主角:吴三桂
明山海关总兵
↓(领清兵入关)
清平西王
↓(康熙年间三藩之乱)
反清,于衡阳称帝,败亡
编辑课件
三《圆圆曲》作品的讲解
听《圆圆曲》朗读
编辑课件
(一)文本分析
诗歌一开篇就单刀直入,将甲申之变的高潮事件及吴三桂的“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行径进行大刀阔斧的勾勒叙述诗歌开头几句,诗人用富有张力的诗句,营造了一种如箭在弦的紧张局势。
1644年。 (1)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改西安为长安,称西京,建大顺国,年号永昌。二月克山西,三月十九日大顺军攻占北京,宦官曹化淳开宫门迎降。崇祯帝登煤山自缢身死,明朝灭亡。因是年为甲申年,史称“甲申之变”。
(2)指1644年李自成打进北京、吴三桂勾引满清入关,中华民族继而遭遇了空前大劫难
编辑课件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李自成挥军北上,攻占京城,崇祯自缢煤山,明亡。因此,吴三桂认为起义军是明亡之罪魁,这也为其引清入关的卖国行径找到了借口。
山海关大战[清顺治元年(大顺永昌元年,1644)四月,摄政王多尔衮率八旗军与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击败李自成大顺军的重要战役。]
山海关是明长城的东北起点,境内长城26 公里,位于秦皇岛市以东10多公里处。历史沿革 山海关古称榆关,也作渝关,又名临闾关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明末清初的形势
编辑课件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最后一支明军披麻戴孝、
泪水纷飞,为了灭亡的明
朝。他们的主帅却为了陈
圆圆而开战。这种行为在
历史上并不多见。
女人多为政治权术的牺牲品,能为女人而开战的人却不多见。当然这只是托词,因为吴三桂于清军、农民军的夹缝中,必须择一而从。
编辑课件
出语就点出甲申年惊天动地的两件大事,崇祯之死和清兵入关。重大历史事件对人有一种自然吸引力,激发读者的兴趣。
编辑课件
模拟吴三桂的口吻加以辩解
红颜流落非吾恋
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定黑山
哭罢君亲再相见
编辑课件
写吴陈初次相见。
相见初经田窦家
侯门歌舞出如花
许将戚里空侯伎
等取将军油壁车
编辑课件
关于苏小小
桃花流水沓然去, 油壁香车不再逢。  金粉六朝香车何处, 才华一代青冢犹存。  灯火疏帘尽有佳人居北里, 笙歌画舫独教芳冢占西泠。  几辈英雄拜倒石榴裙下, 六朝金粉尚留抔土垄中。  千载芳名留古迹, 六朝韵事着西泠。  湖山此地曾埋玉, 风月其人可铸金。  花须柳眼浑无赖, 落絮游丝亦友情。  亭前瞻柳色风情已矣 ,户上寄萍踪雪印依然。
慕才亭和西泠桥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久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 李贺
妾乘油壁车,
郎跨青骢马。
何处结同心,
西陵松柏下。” ——苏小小
编辑课件
再进一步倒叙,转入了对陈圆圆身世经历的描写
家本姑苏浣花里
圆圆小字娇罗绮
梦向夫差苑里游
宫娥拥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采莲人
门前一片横塘水
编辑课件
叙述陈被贵戚抢到北京,沦落为侯门歌伎,又变成吴三桂之妾。
横塘双浆去如飞
何处豪家强载归
此际岂知非薄命
此时只有泪沾衣
编辑课件
熏天意气连宫掖
明眸皓齿无人惜
夺归永巷闭良家
教就新声倾座客
座客飞觞红日暮
一曲哀弦向谁诉
白皙通侯最少年
捡取花枝屡回顾
早携娇鸟出樊笼
待得银河几时渡
恨煞军书抵死催
苦留后约将人误
编辑课件
写陈又被闯军掠夺的经历
相约恩深相见难
一朝蚁贼满长安
可怜思妇楼头柳
认作天边粉絮看
遍索绿珠围内第
强呼绛树出雕阑
若非壮士全师胜
争得蛾眉匹马还
编辑课件
续写陈圆圆的幸福生活
蛾眉马上传呼进
云鬟不整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