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预防犯罪》名师教学设计[1].doc

格式:doc   大小:388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预防犯罪》名师教学设计[1].doc

上传人:bkeck 2022/5/12 文件大小:38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预防犯罪》名师教学设计[1].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预防犯罪》名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知识目的:理解刑法和刑罚,认清犯罪特征,知道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
才能目的:可以判断犯罪行为,可以明辨是非,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的:树立法治观念,增强防范意识,杜《预防犯罪》名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知识目的:理解刑法和刑罚,认清犯罪特征,知道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
才能目的:可以判断犯罪行为,可以明辨是非,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的:树立法治观念,增强防范意识,杜绝不良行为,自觉遵纪守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犯罪的特征。
教学难点:加强自我防范。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展示教材P52“运用你的经历”)
考虑:我国刑法对四百多种犯罪行为分别规定了刑罚。查阅刑法,分析图片中行为的性质和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
老师讲述:
1.砸破汽车玻璃盗窃车内物品属于盗窃罪.
材料链接:《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屡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分金;数额宏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分金;数额特别宏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分金或者没收财产。
2.在食品消费过程中添加非法食品添加剂,属于犯罪行为.
材料链接:《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在消费、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对人体安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致人死亡或者对人体安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按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处分.
3.为了逼对方还债而绑架别人属于犯罪行为.
材料链接:《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以讹诈财物为目的绑架别人的,或者绑架别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分金或者没收财产;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老师总结:这三那么事例说明当事人的行为不属于一般违法行为,而是触犯了刑法,构成了犯罪。什么是犯罪、犯罪应受什么处分、如何预防犯罪,是我们本课即将学习的内容。
出示课题《预防犯罪》。
二、新课讲授
目的导学一:理解罪和罚
(一)刑法和犯罪的含义
活动一:自主学习--理解刑法和犯罪
阅读教材P52—53内容,答复:(展示问题)
1.什么是刑法?
2.什么是犯罪?
学生自主学习,答复以下问题.
老师讲解:,和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分的行为。
(二)犯罪特征
活动二:认清犯罪特征
(展示以下材料)
殴打别人,未对别人造成重伤→违犯治安管理处分法→属于一般违法行为;殴打别人而导致别人重伤甚至死亡→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行为
考虑:试比照分析上述行为。
老师总结: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不同之处在于:(1)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一般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