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饮茶文化论文:蒙古族饮茶文化与礼仪思考(共2673字).doc

格式:doc   大小:59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饮茶文化论文:蒙古族饮茶文化与礼仪思考(共2673字).doc

上传人:2072510724 2017/3/27 文件大小:5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饮茶文化论文:蒙古族饮茶文化与礼仪思考(共2673字).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饮茶文化论文: 蒙古族饮茶文化与礼仪思考(共 2673 字) 本文煮茶的过程中还可以加各种佐料。不同地区蒙人奶茶制作的方法有差异, 各地爱喝的茶的味道也不同, 所加入的佐料也就不同。一般来说,加小米、奶皮子、黄油渣、稀奶油、黄油或绵羊尾油等调料。要想把茶煮好,关键是将稀奶油、黄油渣、奶皮子、熟奶豆腐等调料搅拌好, 才能煮出别有风味的奶茶。有的人在奶茶中加盐,有的人喜欢甜而加糖,要根据各人的口味添加。至于鲜奶可分牛奶、羊奶、马奶和驼奶, 一般以牛奶为上品, 羊奶次之, 也有的地区用马奶和驼奶。蒙古族制作奶茶是用熬的方法, 而熬煮之法又是中国古代的饮茶艺术。早在唐朝, 《茶经》序言的作者皮日休就描写过煮饮茶的方法。元人杨维祯《煮茶梦记》记载“: 铁龙道人卧石床, 命小芸童汲白莲泉, 燃槁湘竹, 授以凌霄芽为饮供。”[3] 可见这种方式是有一定文化继承的。奶茶的功效奶茶中放的炒米是脆炒米,是用糜子米炒制而成:先将干净的糜子米倒入铁锅内, 加适当的水煮, 并不断搅翻锅内的米,米泡胀后,使米皮层中的水性维生素渗透到米粒中去, 增加米中的维生素含量。把泡胀的米捞出凉晒, 然后把干净的细沙子倒入铁锅内, 将沙子炒红, 把泡胀的米倒入, 进行快速炒,使米开花,即可出锅,色黄不焦,米粒质坚而脆。这种炒米泡在奶茶中, 吃起来酥脆香甜。也有糜子米不用水泡, 也不用沙子炒, 而直接将糜子米放入锅内炒。这样的炒米较硬,被称为硬炒米。然后用碾子碾糜子米,去其皮,将糠簸出, 即可食用。这种炒米不发霉变质, 便于保存和携带。用炒米泡奶茶喝了解饥饿。在不同季节所喝的奶茶也不完全相同, 如夏季鲜奶多, 奶茶是用鲜奶煮。但在冬季鲜奶就极少, 主要用奶制品代替, 特别是黄油茶在寒冷的冬天, 受寒冻僵时,饮黄油茶能很快得到恢复。蒙族人除饮奶茶外,还饮嘎仁萨面茶。这是用绵羊脊骨汤煮茶, 饮后可以提高视力和听觉。饮杏仁宝日汤煮茶, 可以通宣理肺。饮酸枣茶能健身补血, 治疗失眠。蒙人还有喜欢将野生植物的果实、叶子、花用于煮茶, 煮出的茶, 风味各异。一些入茶的植物已经被证明有一定的药用价值[5] 。东部蒙人对兴安岭南麓地区生长的各种茶树, 制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如在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阿巴哈纳尔旗、乌珠穆沁旗以及察哈尔、克什克腾旗等地区的蒙人,饮一种阿巴嘎茶。阿巴嘎学名为地榆,属蔷薇科, 是草本植物, 生于草甸草原的林缘附近, 叶为椭圆形,秋后采集叶、茎、根放在阴凉处,可以和青砖茶煮,味道香,加入鲜奶及其他佐料,即是阿巴嘎茶。蒙古族人熬制茶和饮茶的茶具蒙人熬制茶和饮茶的茶具也是很考究的,以下就六个方面做简单介绍: ①装奶桶:装鲜奶的有木桶,主要是柏木、松木或柳木制品, 后来的桶多是金属制品。②搅茶桶: 将熬制的奶茶佐料放在桶内搅拌, 搅拌出油为止, 然后把搅拌好的佐料倒入烧开的茶水搅拌。③蒙古刀: 削砖茶或切砖茶的蒙古刀, 刀身是以优质钢打制的, 刀刃锋利, 把砖茶切开研碎。④茶壶: 盛茶的茶壶各地区使用的不完全相同, 一般的茶壶嘴小, 底大, 铜质, 也有铝质的。有的呈圆形, 有的呈椭圆形, 也有的呈六边形或四边形, 容积比普通茶壶稍大。铝壶和铜壶的壶嘴和壶盖都非常讲究,刻的花纹。有的银壶,清代制的凤嘴龙纹银壶十分精致, 并配以各种卷草、莲花瓣和各种几何纹样,形成了极为精巧的富有装饰性的民间工艺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