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专题之诗歌鉴赏(古代、现代诗歌)附解析.docx

格式:docx   大小:36KB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专题之诗歌鉴赏(古代、现代诗歌)附解析.docx

上传人:送你一朵小红花 2022/5/12 文件大小: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专题之诗歌鉴赏(古代、现代诗歌)附解析.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诗歌鉴赏(古代、现代诗歌)
一、诗歌鉴赏
古诗赏析
三月晦日①偶题
[宋]秦观
节物②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注]①晦日:农历每月最后的一天。②节物:各个季节的风物景色。
1.诗歌的首古诗,完成问题。
春日忆李白
[唐]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鮑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天末怀李白
[唐]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13.[品析颈联之美]仿照右栏的示例,品析诗句。
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憎”一“喜”语极悲愤,暗喻李白遭人陷害,感叹文才出众者命途多舛。
14.[品析情感之真]
杜甫的这两首诗都是写给远方的李白,诗题中的“忆”和“怀”能否互换?为什么?
15.古诗阅读
点绛唇
陆游①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②。江湖上,遮回疏放③,作个闲人样。
【注释】①陆游:南宋爱国词人。这首词写于作者遭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之时。②黏天浪:连天的波浪。③遮回疏放:这一回,定要放浪山水,疏闲纵放。
(1)这首词写了作者闲居时的哪些日常生活片段?
(2)从这首词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
16.阅读
五月的鲜花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
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
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
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歇。
如今的东北已沦亡了四年,
我们天天在痛苦中熬煎!
失掉自由也失掉了饭碗,
屈辱地忍受那无情的皮鞭!
敌人的铁蹄越过了长城,
中原大地依然歌舞升平:
“亲善”!“睦邻”!
啊!卑污的投降!
忘掉了国家更忘掉了我们!
再也忍不住满腔的愤怒,
我们期待着这一声怒吼:
吼声惊起这不幸的一群,
被压迫者一齐挥动拳头!
(副歌)
震天的吼声惊起这不幸的一群,
被压迫者一齐挥动拳头!
鉴赏要点:《五月的鲜花》与《黄河颂》在思想情感上是贯通的,读过这些诗,我们心潮里汹涌澎湃的韵律是一致的。
(1)怎样理解此诗的主题?
(2)你认为哪些句子是全诗的核心句?
(3)你还读过哪些爱国诗篇?试举一例。
17.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长江之歌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啊!长江!啊!长江!
(1)本诗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长江?
(2)结合《黄河颂》,揣摩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①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②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比较《长江之歌》与课文《黄河颂》,说说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点。(提示:可从内容主题、表现手法、语言风格方面入手。)
18.课外精选美文阅读。
十五从军行
汉无名氏
十五从军行,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象累累。”/兔从狗窦出,雏从梁上飞二/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春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1)对《十五从军行》一诗分析不当的一项 (  )
A.这是一首叙事诗,描绘一个因战乱而失去一切的老兵形象。
B.全诗截取老兵归家的片断描写,有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有环境描写。
C.全诗以时间为顺序记叙。先写老兵归家时的急切心情,接着写归家后见到家毁人亡的破败景象,最后写饭熟无人吃的凄凉情景。
D.结句“泪落沽我衣”将全诗的思想感情推向高潮。这泪既是辛酸孤凄之泪,又是愤痛控诉之泪。
(2)试比较本诗与《木兰诗》的异同。
19.课内经典文段阅读。
黄河颂(节选)
光未然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1)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
(2)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3)你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又如何理解黄河是“屏障”?
(4)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