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五年级上册第25课 黄鹤楼送别
玉溪第一小学 李玲芝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五年级上册第25课 黄鹤楼送别
玉溪第一小学 李玲芝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我能读好
暮春三月 烟雾迷蒙 繁花似锦
飞檐凌空 依依惜别 誉满天下
永世不绝 杨柳依依 沙鸥点点
浩浩荡荡 按捺不住 脍炙人口
公元725年,李白乘船来到襄阳,带着自己的诗特地去拜访孟浩然。孟浩然对李白的诗大加赞赏,并留他住了10多日,热情款待,两人一起饮酒吟诗,游山玩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
烟花三月
默读课文,在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两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呢? 边读边用“—”画出相关的语句。
李白和孟浩然 仰望蓝天白云, 一 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
在心底的 之情。
一会儿
一会儿
触动
藏
依依惜别
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道:“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
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李白举起了酒杯说:“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
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
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李白举起了酒杯说:“ ,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
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
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孟夫子
孟浩然
(689—740)
李 白
(701—762)
相差12岁
兄长、老师
孟浩然
(689—740)
孟浩然早年有济世之志,但一生未曾做官。他是个洁身自好的人,不乐于趋承逢迎。他耿介不随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为同时和后世所倾慕。
他是唐代第一个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有许多诗歌传世。
李白举起了酒杯说:“ ,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
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
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孟夫子
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道:“王勃说得好, 我们虽然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四海之内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涯也感觉近如邻居。
演一演
岸边 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 。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 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站立)在江边 ,凝视(看)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李白伫立江边,凝视着渐去渐远的小船,思绪涌动,他与孟浩然的交往还历历在目:他们曾经一同 , 他们曾经一同 。 这是多么快乐的时光!可如今,白帆远去,江水东流,他们再也不能在一起了。
友人登上了船,你看到李白——
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了,你看到李白——
白帆已经消失在蓝天的尽头了,你看到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