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中医护理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86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医护理方案.doc

上传人:泰山小桥流水 2022/5/13 文件大小:8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医护理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医护理方案
(试行)
一、常有证候要点
(一)风伤肠络证: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赤色鲜红,大便
秘结或有肛门瘙痒。舌质红,苔薄黄。
(二)湿热下注证:便赤色鲜,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纳,
者进行电话回访,赐予针对性干涉。
六、护理效果评论
附:混淆痔中医护理效果评论表
胃癌中医护理方案
(试行)
一、常有证候要点
(一)性情虚证:纳少、版胀便流,气短、乏力,舌淡苔白。
(二)胃阴虚证:同院唯杂,灼痛。饥不欲食,口干、口渴,便干,舌
红少苔乏津。
((三)血虚证:体表肌肤黏膜组织体现淡白,头晕乏力,全身衰弱,
舌质淡。
((四)脾肾阳虚证:久泄久痢、水肿、腰腹冷痛,肢冷,便干、乏力,
舌液胖,苔白滑。
(五)热毒证:胃脘灼痛、消谷善饥、面赤、口渴喜冷饮、便干,舌红
苔黄。
(六)痰湿证:脾胃纳运功能障碍及胸脘痞闷,纳差,苔腻。
(七)血淤证:固定疼痛、肿块、出血,舌质紫暗,或瘀斑瘀点。
(八)肝胃不和证:脘胁胀痛、嗳气、吞酸、情绪抑郁,舌淡红、苔薄
白或薄黄。
二、常有症状/证候施护
(一)胃脘痛
察看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陪伴症状,总结疼发生规律。出现疼痛加剧,伴呕吐,寒热,或出现就先兆状时应立刻报告医师,采取应急办理举措。
2.急性发生时宜卧床歇息,法意防寒保暖。
3.指导患者采用转移注意力或松弛疗法,如迟缓呼吸、全身肌肉放
松、听舒音乐等,以减少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胃、交感,神门等穴。
遵医嘱艾灸,取中胞、天枢、足三里等穴。
6.遵医嘱穴位贴数,取脚俞、胃俞等穴。
(二)吞酸、吸气
1、察看吞酸、吸气的频率、程度、陪伴症状及与饮食的关系
2、遵医使用粘膜保护剂与抑酸剂。粘保护剂应在餐前半小时服用,
以起保护作用;抑酸剂应在餐后1小时服用,以中和高胃酸;抗菌药时应在餐后服用,减少抗菌素对胃粘膜的刺激。
,发生时宜取坐位,可小口频服温开水:
若空腹时出现反酸、嗳气症状,应立刻进食以缓解不适。
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合谷、天突等穴。
遵医嘱耳穴贴压,取牌、胃、交感、神门等穴。
遵医嘱艾灸,取胃俞、足三里、中脘等穴。(三)腹胀
察看腹胀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诱发因素、排便、排气情况及陪伴
症状。
患者宣卧床体息,赐予半坐卧位。鼓励饭后适合运动,保持大便通畅。
遵医嘱赐予肛管排气,察看排便、排气情况。
遵医嘱中药外敷,保存时间6~8小时。
遵医嘱艾灸,取中脆、肝俞等穴。
(四)便溏
1,察看排便次数、量、性质及有无里急后重感。
遵医嘱指导思者正确使用缓泻剂,保持肛周皮肤清洁。
严重便溏者适量饮淡盐水
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中脘、关元等穴。
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大肠、小肠、胃、脾等穴。
遵医嘱艾灸(盘旋灸)腹部,以肚脐为中心,上、下、左、右旁开
1~
寸,时间5~10分钟
(五)便秘
察看排便次数、性状、排便费劲程度及陪伴症状。
指导患者规律排便,适度增加运动量,餐后1~2小时,取平卧位,以肚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摩揉腹部,促使肠螺动,排便时忌努责。
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中脘等穴。
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大肠、小肠、胃、脾等穴。
遵医嘱中药导管滴入。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注射给药
康莱特注射液:同肺癌。
榄香烯注射液:同肺癌。
((3)鸦胆量油乳剂:①少数患者有油腻感,厌食等消化道不适反响;②油乳剂如有分层停止使用
其他详见附录1。
(二)特色技术
穴位贴数(详见附录2)。
艾灸(详见附录2)。
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
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中药外敷(详见附录2)。
中药导管滴入(详见附录2)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虚寒型患者住向阳病室为宜,阴虚型惠者室温宜略低,凉爽润湿。
做好安全评估,防呕吐息、昏摔伤、***倾向等意外
指导患者注意保暖,避兔腹部受凉
(二)饮食指导
性情虚证:宜食补中健牌的食品,如鸡蛋、瘦猪肉、羊肉、大枣、桂圆、
白扁豆、山药、茯苓。
胃阴虚证:宜食滋补胃阴的食品,如莲子、山药、百合、大枣、意苡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