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优选)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及处方集抗感染
当前1页,共60页,星期二。
《指南》使用说明
《指南》各类疾病的编写力求简明扼要,科学实用,内容包括概况、诊断要点、药物治疗与注意事项四个部分
“概况”主要对疾病流行病学、病因检查 患者外周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比例可增加,继发细菌感染后白细胞可增加;胸部X光检查对合并肺炎具有诊断价值。
对临床诊断为流感患者,可采集患者血样或鼻咽分泌物进行抗体和病毒检查,病毒检查阳性为确诊依据。
当前14页,共60页,星期二。
[药物治疗]流感抗病毒药物有金刚烷胺,成人与≥10岁儿童100mg,口服1-2/天,疗程3-5天,<10岁儿童,5-8mg/kg·d,口服1-2次至症状消失1-2天。抗病毒药药早期应用。患者可多饮水、适当休息。对于症状严重者可对症治疗,发热、头痛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或阿司匹林片,咳嗽者科选用甘草片或喷托维林治疗。
当前15页,共60页,星期二。
[注意事项]1流感是法定乙类传染病,诊断后需及时报告。
,无需常规使用抗菌药物,只有患者继发细菌感染后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
:如体育锻炼、接种流感疫苗。
当前16页,共60页,星期二。
(二)水痘和带状疱疹
[概述]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一般儿童感染表现为水痘,成人多为体内潜在病毒复发感染,表现为带状疱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属疱疹病毒科,为DNA病毒,患者是该病唯一传染源,病毒通过呼吸道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发病率较高。
当前17页,共60页,星期二。
[诊断要点]
有水痘患者接触史,冬春季节多发。
(1)水痘的典型表现:出疹前1-2天患儿可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头痛、乏力等,发热同时或迅速出现皮疹,从头皮向躯干进展,呈向心分布,皮疹初为斑丘疹,继后出现疱疹、痂疹、脱痂过程,患者多种皮疹可同时存在,皮疹在1-2周消退。(2)带状疱疹表现:成人多见,出疹前2-5天低热,头痛、局部烧灼刺痛、瘙痒等,出疹过程类似水痘,皮疹呈丛集分布,多沿受累神经分布,常见于肋间神经、三叉神经等。
白细胞多正常。
当前18页,共60页,星期二。
[药物治疗]水痘-带状疱疹多为自限性疾病,对症处理
患儿护理非常重要,避免抓破后感染;疱疹局部可涂甲紫。
阿昔洛韦可减轻病情,缩短排毒时间,促进愈合。一般儿童3-6mg/kg,5/日;成人200-400mg,5/日,口服。疗程7-10天。
[注意事项]
水痘多发于儿童,有传染性,患者需要居家隔离,直至皮疹结痂。带状疱疹无需隔离。
当前19页,共60页,星期二。
抗病毒药特点
妊娠期安全分类
药品
分类
药品
分类
利巴韦林
X级
金刚烷胺
C级
阿昔洛韦
B级
伐昔洛韦
B级
重组干扰素
a 2b
C级
聚乙二醇干扰素a 2a
C级
聚乙二醇干扰素a 2b
C级
当前20页,共60页,星期二。
肝功能损害患者的应用
药物
肝内代谢
经肝清除
备注
肝损害时推荐
重组干扰素
a 2b
常见转氨酶升高
慎用
聚乙二醇干扰素a 2a
常见转氨酶升高
慎用
聚乙二醇干扰素a 2b
常见转氨酶升高
慎用
当前21页,共60页,星期二。
金刚烷胺
肝内活化
少量
可引起肝酶升高
无需调整剂量
利巴韦林
主要肝内代谢
少量
长期使用影响肝功能
无需调整剂量
阿昔洛韦
肝内代谢
少量
可见肝炎、黄疸等
慎用
当前22页,共60页,星期二。
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药物
其他药物
作用
重组人(聚乙二醇)干扰素
西咪替丁、茶碱、地西泮等
影响P450酶,使后者代谢受到影响。
利巴韦林
齐多夫定
抑制后者转化成活性物质。
阿昔洛韦
干扰素
可引起神经异常。
肾毒性药物
加重肾毒性。
当前23页,共60页,星期二。
金刚烷胺
乙醇
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增强
苯海索、东莨菪碱
使后者作用增强:口干、视物模糊等
重组人(聚乙二醇)干扰素
西咪替丁、茶碱、地西泮等
影响P450酶,使后者代谢受到影响。
当前24页,共60页,星期二。
常见不良反应
药品
不良反应
干扰素
1发热,第一针常出现高热
2感冒样症状,常在注射后2-4小时出现
3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
4神经系统:失眠、焦虑
利巴韦林
常见:溶血性贫血、咽痛、鼻塞、咳嗽,少见腹泻、便秘、红细胞、白细胞下降
当前25页,共60页,星期二。
金刚烷胺
常见眩晕、失眠、神经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