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在书籍中.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在书籍中.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22/5/13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在书籍中.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在书籍中、在网路中常会看到所谓的潮州泡法如果不严苛那些说法都可称为潮州泡但是真的是如此吗?这些「潮州泡」的名目只是这样潦潦草草的内容吗?通俗的内容、方法和图片并不是不好但是潮州泡法却无法那么通俗!
  
  不是标新立异,来源得自多在书籍中、在网路中常会看到所谓的潮州泡法如果不严苛那些说法都可称为潮州泡但是真的是如此吗?这些「潮州泡」的名目只是这样潦潦草草的内容吗?通俗的内容、方法和图片并不是不好但是潮州泡法却无法那么通俗!
  
  不是标新立异,来源得自多年前的一位老者当年看著这位老者泡茶,简直是一种享受,动作大得令我吃惊,说是打拳还比泡茶适切些!这回不是「XX」教出来的「云手」,是通俗的「八段锦」!虎虎生风!我那个时候才知道原来壶可以这样拿!茶汤一沾舌,叹为天人!跟原来冲泡的茶汤姿态完全不一样啊!这种跟一般不同的冲泡方式所显现出来的差别简直是不敢想像!
  
  遇到这种泡法,我当然是如痴如醉。(如果你也是老茶虫,喝到我用潮州泡所泡出来的茶,我想你也会把多了两百度的眼镜挂上。)谦卑再谦卑、阿谀再阿谀、赞叹再赞叹、、、一些人性上的坏样子都抖了出来,而且还深怕自己笑纹不够皱…….。在各种攻势下,前辈只好屈服!问一条就答一条。那时候,他跟我说那种泡法是是潮州泡的一种!一席上聊了很多,也获益很多!事实上,也可以说我潮州泡的来源是道听途说。因为,他说,我就信了,因为茶汤的变化使我不得不信。至少,能够将茶叶泡得比较好喝!
  
  我所知道的潮州泡不会脱离摇壶、甩壶、浸壶的手法。跟以前的小壶泡很像(孟臣壶时代,我想佛光茶行的老掌柜应该可以跟我们讲解一下孟臣壶与其配件或甚至泡法)。文字说明虽然不易,但还是简略叙述一下甩壶的泡茶方式!泡出来的茶汤,滋味较浓,香气通常有下降的趋势,果香容易保存、高香容易失去,适合发酵度中等、中重度焙火的乌龙或铁观音。所以,不一定所有的茶叶都适合。在气候上,寒流来袭时,壶温保持不易;台风季节沸点温度低,需要注意。
  
  重头戏就要上场,且看yanya改良后的潮州泡是怎么个泡法。首先,先烫壶两次至三次,壶最好选小壶、单孔壶,出水快、蓄温力强,壶盖的比例不要太大(倒把西施不错)。温壶后,用乾茶巾包住,如果怕温度丧失太多或是壶太大,可以用两三条茶巾或特制毛巾包住。保持壶温。水要全沸。
  
  将准备好的茶叶赶紧放入壶中,冲一些滚烫的水,体积为壶体积的四分之一左右。速度要快!用力抖壶两三秒,主要是让茶叶与开水混和。立刻将水倒出。倒出后赶紧用茶巾包著,握住壶身,将壶内的茶汤甩出。双手要握得很紧,我已经甩破了十几支西施壶。用力甩。茶汁会从壶嘴甩出,甩到茶汁流出的量少才停手。最后,壶内的茶叶甩往后,俾使不阻住壶嘴。场地应当宽敞,因为动作很大,而在塌塌米、地毯上、、有点不适宜。又湿又热的茶巾包住的茶壶放置在桌上。约略一分钟,就可以冲第一泡。时间也可以更长一些。很重要的是保持温度,让壶内近乎是乾的!冲第一泡之前,将布掀开一点点,将茶箴(名字忘了,不知道对不对?)塞入壶嘴。茶海准备好!再将布掀开一点,露出壶盖。一手持壶盖、一手持滚烫的沸水壶,壶盖不要掀开太大,注水壶的壶嘴靠近壶盖,猛冲,水满了立刻盖壶,将茶箴抽出,立刻将茶汤到入茶海中。当然,这个时候可以等一等,例如两秒、三秒,久一点就浓一点,但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