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4
文档名称:

公司培训建筑电气简介演示文稿.ppt

格式:ppt   大小:8,925KB   页数:5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公司培训建筑电气简介演示文稿.ppt

上传人:qingqihe 2022/5/14 文件大小:8.7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公司培训建筑电气简介演示文稿.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公司培训建筑电气简介演示文稿
第一页,共五十四页。
优选公司培训建筑电气简介
第二页,共五十四页。
第一章 建筑电气系统简介
第二章 建筑配电系统简介
第三章 变配电系统常用设备
第四章 防雷接地系统简介
第,共五十四页。
第四章 建筑电气防雷接地系统简介
1、雷电的危害
雷云直接对建筑物放电;
此时,若没有良好的接地通路,大电流会引起火灾、损坏建筑物、损坏电气设备等。建筑物上产生的感应电荷,在雷云放电后,不会立即消失,电荷会互相排斥,形成巨大的能量,损坏建筑物;形成的高电位,会造成电气设备、线路的破坏。
如何防雷?关键是在建筑物内部提供一个良好的接地通路。
第三十页,共五十四页。
2、建筑物易受雷击的部位
建筑物易受雷击部位与多种因素有关,特别是建筑物屋顶坡度与雷击部位关系较大。建筑物易受雷击部位,如下图所示。
第三十一页,共五十四页。
屋角、屋脊、檐角如图中(d) 。
(1)平屋顶或坡度不大于1/10的屋顶
建筑物易受雷击部位是檐角、女儿墙、屋檐如上图中的(a)和(b)。
(2)坡度大于1/10且小于1/2的屋顶
建筑物易受雷击部位是屋角、屋脊、檐角、屋檐如图中(c)。
(3)坡度不小于1/2的屋顶
四、建筑物防雷装置的组成
建筑物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作用原理:将雷电引向自身并安全导入大地内,从而使被保护的建筑物免遭雷击。
第三十二页,共五十四页。
A、接闪器(受雷装置、引雷装置)避雷针
作用:将雷云放电诱导过来。
保护角:约45°左右。
材质:镀锌圆钢Φ12~16、 镀锌钢管Φ20~25
hx
he
h

单支避雷针保护范围
3、建筑物防雷接地的组成
第三十三页,共五十四页。
第三十四页,共五十四页。
B、避雷带、避雷网
做法:在建筑物的四周边缘、顶
部等布置避雷带、避雷网。
材质:镀锌圆钢≥Φ8mm、
或镀锌扁钢≥48mm2。
网格间距:
一级防雷:10x10m、或12x8m;
二级防雷:15x15m
三级防雷:20x20m、或24x16m.
所有屋面裸露的金属物体外壳均应与避雷网连成一体
第三十五页,共五十四页。
第三十六页,共五十四页。
第三十七页,共五十四页。
屋顶防雷平面图
第三十八页,共五十四页。
C、引下线
作用:为接闪器承受的大电流提供良好的
接地通路。
做法:在建筑物四周及部分中间
的柱子内布置引下线。
材质:柱内两根≥Φ16主钢筋、
或≥Φ8镀锌圆钢明敷设。
引下线间距:
一级防雷建筑:≤18m;
二级防雷建筑:≤20m;
三级防雷建筑:≤25m.
接地测试卡

第三十九页,共五十四页。
引下线
接地测试卡

第四十页,共五十四页。
D、接地装置
作用:将从引下线来的大电流迅速散入到大地。

做法一:利用建筑物基础圈梁内(外围)的二根主钢筋焊接成环网,引下线与环网焊成一体。
第四十一页,共五十四页。
做法二:在室外做人工接地
体。


5m 5m
3m
接地极
接地母线
断接卡
第四十二页,共五十四页。
防侧击雷
侧击雷
当建筑物高度超过30m
时,需要设计防侧击雷。
做法:30m以上每隔三
层设水平均压环,可利用建
筑物圈梁内两根主钢筋构成
环网。30m以上的所有外
墙的金属门窗与均压环连接。
第四十三页,共五十四页。
防雷电波侵入
雷电波会沿着架空线路、埋地线路进
入建筑物,损坏设备,尤其是计算机类、
电子类设备。
采取措施:
室外进户线采用埋地电缆,入户后
电缆金属外壳接地。
装设电涌保护器
进户电缆
电涌保护器
雷电波
第四十四页,共五十四页。
TN—C—S接地系统(局部三相五线制)
a
b
c
三相设备
单相设备
TN—C—S接地系统
变压器
0
N
PE
PEN
TN—C接地系统
TN—S接地系统
第四十五页,共五十四页。
等电位联结
等电位联结是防止触电危险的一项重要安全措施。
总等电位联结
总等电位联结:将建筑物内所有保护接地线(PE、PEN);钢筋混凝土基础;进入大楼的裸露的金属物体:水管、煤气管;空调管道等均联结于同一点:即房屋的接地装置(配电房中的总等电位端子箱——MEB)。
第四十六页,共五十四页。
总等电位
联结箱
(MEB)
金属水管外壳
煤气管外壳
暖气管外壳
裸露的建筑物金属构件
弱电系统设备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