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同学们好!
对联的写作
一、什么叫对联
由春联演化而来。春联,又叫“门对”、“春贴”,是春节时贴在门上的联语。中华民族传统习俗,是祥瑞的象征,喜庆的方式。后来,写对联就成了普遍的现象,不限于春节的喜庆了。
二同学们好!
对联的写作
一、什么叫对联
由春联演化而来。春联,又叫“门对”、“春贴”,是春节时贴在门上的联语。中华民族传统习俗,是祥瑞的象征,喜庆的方式。后来,写对联就成了普遍的现象,不限于春节的喜庆了。
二、春联的来由
1、扎“桃人”的阶段——上古时期,至春秋中叶成了一种风俗。
2、画“桃符”的阶段——掺杂在扎“桃人” 的阶段里,始终沿袭着。
元 曰(yue)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3、写“联语”的阶段——从五代起先。
蜀国国主孟昶: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4、以律诗的对偶句为形式的联语、对联——唐中叶,宋起先不限门上张贴。
律诗——对仗
对偶、对仗、对联 ——三个概念相互关联而有别。对偶是基础,由此发展成为对仗,是对联最重要的特征。
把字数相等、句法相同、意义相反或相关的两个句子,对称地排列在一起叫对偶。
出句和对句的词义成为对偶,就是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代词对代词,动词对动词,副词对副词。
联语是对偶句。
对仗必需对偶,还必需
1、平仄相反;2、上下句相应位置的词类和句法大体相同;3、有独立意义的两个句子
对联必需对仗——有完整的对仗句
三、对联的写作
唐诗的对仗
红,表示可平可仄
蓝,表示押韵。
红军不怕远征难,平平仄仄仄平平,…朝辞白帝彩云间,
万水千山只等闲。仄仄平平仄仄平。…千里江陵一日还。
五岭逶迤腾细浪,仄仄平平平仄仄,…两岸猿声啼不住,
乌蒙磅礴走泥丸。平平仄仄仄平平。…轻舟已过万重山。
金沙水拍云崖暖,平平仄仄平平仄,………白日依山尽,
大渡桥横铁索寒。仄仄平平仄仄平。………黄河入海流。
更喜岷山千里雪,仄仄平平平仄仄,………欲穷千里目,
三军过后尽开颜。平平仄仄仄平平。………更上一层楼。
红军不怕远征难,平平仄仄仄平平,朝辞白帝彩云间,
万水千山只等闲。仄仄平平仄仄平。千里江陵一日还。
五岭逶迤腾细浪,仄仄平平平仄仄,两岸猿声啼不住,
乌蒙磅礴走泥丸。平平仄仄仄平平。轻舟已过万重山。
金沙水拍云崖暖,平平仄仄平平仄,…白日依山尽,
大渡桥横铁索寒。仄仄平平仄仄平。…黄河入海流。
更喜岷山千里雪,仄仄平平平仄仄,…欲穷千里目,
三军过后尽开颜。平平仄仄仄平平。…更上一层楼。
钟山风雨起苍黄……
对联撰写基本要领:
句式相同、平仄相对、词性一样
宠辱不惊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去留无意
白云山
岩飞玉珠清廉溪
林隐古刹能仁寺
伯涛题⊔
医病医身医心
救人救国救世
中山医正门铜像后大楼门口
颠倒
求真理舍家园浴血黑眉山
党龄六十七几度死生
铸德行典范
留诗意浩然
岁月九十五一身正气
辟盐田修铁路笑语中南海
1900年秋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命洋务大臣李鸿章与列强代表议和。日本钦差大臣小村寿太郎得意忘形地说:日本一楹联大师早就出了上联,向公众诚征下联:
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
王王在上,单戈独战; (戦)
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单戈独战;
倭人委,袭龙衣,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合手擒拿。
委(现代汉语词典):无精打采,不振作。委琐(与猥琐同);委顿(没有精神);委靡(与萎靡同)
李鸿章妙联怒斥“鬼子”
操世上头等大事
理人间万缕青丝
恒久的丰碑(略)
青山为什么这样青翠?
家园为什么这样美?
你的热血乡亲的汗水,
垒起了一座恒久的丰碑。
整理山河气如雷,
千里家园尽朝晖。
亚洲的微笑
广州的微笑
南国的微笑
孙有康
 
这是真诚的微笑,
亚运圣火在胸中燃烧。
眸子里射出的一道道,
那是架通亚洲的金桥。
 
这是快乐的微笑,
美丽花城在眼前闪烁。
眉梢上飞扬的一袅袅,
那是咱广州人的骄傲。
这是华蜜的微笑,
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