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8
文档名称:

第十讲--自杀与自杀干预.ppt

格式:ppt   大小:1,690KB   页数:7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十讲--自杀与自杀干预.ppt

上传人:baba 2022/5/14 文件大小:1.6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十讲--自杀与自杀干预.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自杀与自杀干预
统计:
请在座的快速回忆一下,在自己生命经验中从没有过出现过自杀的意念的举下手。
问题 :
自杀 是人的权利吗?
自杀是能解决问题吗?
如今这些花 凋零在天际
图片(1)
偏激,宿命,阴暗心理,自卑或好强。
情感反应 负性心境,负罪感,情感脆弱。
􀂾意志行为 社会适应实力差,冲动行为
(二)社会学因素
1. 性别与种族
自杀死亡者中,男女性别比约为3:1;自杀未遂者中男女比例约为1:3;我国男女两性的自杀率是1:。
2. 年龄
随年龄增加,男性45岁、女性55岁达高峰。
3. 婚姻家庭
婚姻失败者较婚姻稳定者自杀率高。
4. 职业与社会阶层
两端高:社会下层和社会上层。
5. 地域与信仰
在我国农村高于城市。宗教信仰影响自杀率。
(三)生物学因素
(committed suicide)
1. 神经生物学因素
脑内5-羟色胺水平低者自杀率较高。
2. 遗传
遗传倾向。
3. 精神疾病
50%-90%自杀者存在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障碍。
4. 躯体疾病
促发或诱发自杀


面对生与死,全部的人都会迟疑不决,将自杀的想法与别人沟通,是为了获得理解和帮助,记住;即使病人只是威逼要自杀,我们仍要把这种威逼当作真正的危急来处理。

事实上仅有部分自杀末遂者自杀成功者患有精神障碍,他们中大多数人是具有严峻的抑郁、孤独、无望、无助、被虐待、受打击、深深的悲观,失恋或者别的情感状态的正常人。
(注:对任何自杀病人都要进行精神状况评估,对任何精神病人,都要进行自杀危急性评估)


事实是:与向自杀的人探讨自杀,可以使病人感到有人关切自已的问题,有利于更好地评估自杀危急性,有利于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因而有“百利而无一害”。


对你来说,自杀或许是不合理的,但对病人来说,常常是合理的。个别状况下,治疗者也会认为自杀是病人合理的选择。病人也可能认为自杀的想法是不合理的,并且会为此而苦痛。

,具有一种遗传倾向
这个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确定的结论;自杀的家庭聚集性确定与学习机制有关;很可能也有家庭环境有关.

,都会总是想自杀
事实上大部分人只是在他一生中的某个时候产生自杀行为,他们大多数人能从短时的威逼中复原过来,学会适应和限制,许久地生活,使自已的生活丰富多彩,免受自我冲出的威逼。

,表明这个人有好转和复原的迹象。 事实上大多数想自杀者在状况好转后,才有精力起先做出确定的支配,支配他们的财产。这种个人财产的支配有时类似于最终愿望与遗嘱或处于冲突的冲突状态。


   事实上很多人并不想死,他们只是想要逃离那个令人无法忍受的境遇,大部分曾经想过要自杀的人现在都很兴奋他们还活着。他们说当时他们并不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他们只是想终止自己的苦痛。

,不会再自杀
事实当一个人看起来起先复原的时候;当严峻抑郁的病人变得心情活跃起来的时候;当自杀后出现“欣快”的时候;且记---往往是最危急的时候。


   事实上仅有小部分自杀未遂者或自杀成功者患有精神疾病。他们大多数人是处于严峻的抑郁、孤独、无望、无助、被虐待、受打击、深深的悲观、失恋或者别的情感状态的正常人。

精神障碍导致自杀
躯体疾病导致自杀
非疾病(一般人群)自杀
宗教信徒自杀或集体自杀
精神疾病是导致自杀的主要缘由,精神障碍自杀占杀个案的30%--40%。其中抑郁症自杀占精神障碍自杀25%。精神分裂症自杀占精神障碍自杀27%--30%。
(1)
,他或她自杀的危急性就高。
需求愁闷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