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6
文档名称:

肠道传染病防治-邓志红.ppt

格式:ppt   大小:1,557KB   页数:6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肠道传染病防治-邓志红.ppt

上传人:落意心冢 2022/5/15 文件大小:1.5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肠道传染病防治-邓志红.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肠道传染病防治-邓志红
主要内容
传染病报告和处理规范
肠道传染病概述
几种主要肠道传染病的防治
霍乱
痢疾 甲型病毒性肝炎 伤寒/副伤寒
手足口病
传染病报告和处理规范
服务对象
服传染病的防治
霍乱
痢疾
伤寒/副伤寒
甲肝
手足口病
霍 乱
防治目标
不发生二代病例
不出现死亡病例
霍 乱
病原体:O1和O139群霍乱弧菌
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
潜伏期:数小时至5天,通常2~3天
传染期:粪便阳性期都有传染性,通常仅维持到恢复后的几天,偶尔病原携带状态可持续数月。
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胃酸缺乏可使发病的危险性增大。
霍 乱
诊断标准
带菌者:无霍乱临床表现,但是粪便、呕吐物或肛拭子细菌培养分离到O1 群和(或)O139 群霍乱弧菌。
霍乱诊断标准
疑似病例: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既可诊断
与霍乱患者或带菌者有密切接触史或共同暴露史,并伴有呕吐,少数病例可出现低热(多见于儿童)、腹部隐痛或饱腹感,个别病例有阵发性绞痛者。
有呕吐,少数病例可出现低热(多见于儿童)、腹部隐痛或饱腹感,个别病例有阵发性绞痛者,并且粪便、呕吐物或肛拭子标本霍乱***基因PCR检测阳性或者霍乱弧菌快速辅助检测试验阳性。
在霍乱流行期出现无泻吐或泻吐较轻,无脱水或仅轻度脱水,但有严重中毒性循环衰竭,并且粪便、呕吐物或肛拭子标本霍乱***基因PCR检测阳性或者霍乱弧菌快速辅助检测试验阳性者。
腹泻次数频繁或剧烈,粪便性状为水样便,伴有呕吐,迅速出现脱水或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及肌肉痉挛(特别是腓肠肌)等休克表现.
霍 乱
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病例: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即可诊断
有临床表现,并且在腹泻患者日常生活用品或家居环境中检出O1 群和(或)O139 群霍乱弧菌者。
在一起确认的霍乱暴发疫情中,暴露人群中有临床表现的
确诊病例: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即可诊断
有临床表现,并且粪便、呕吐物或肛拭子细菌培养分离到O1 群和(或)O139 群霍乱弧菌。
在疫源检索中,粪便培养检出O1 群和(或)O139 群霍乱弧菌前后各5天内有腹泻症状者。
霍 乱
报告时限:甲类传染病,≦2小时
病人管理:
病人的发现: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霍乱流行季节(5-10月)开放腹泻病门诊(肠道门诊),并按要求做好腹泻病人的就诊专册登记,农村基层医疗单位确因人员与房屋条件不能单独设立时,也应在门诊指定专人负责或专桌诊治。各地必须做到逢疑必检。
病人解除隔离的标准
停服抗菌药物后,连续2天粪便培养(如无粪便,可用肛拭子从直肠取粪便)阴性;
患者经治疗症状消失后,如无大便培养条件,自发病日起,住院隔离不得少于7天
霍 乱
密切接触者管理:
人群类别:
共同暴露史者
病人和带菌者的密切接触者;
管理
自末次暴露起医学观察5天
预防服药:2天
采便进行病原学检测,发现带菌者及时予以隔离治疗,首次采样应在服药前。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
病原体:志贺菌
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
潜伏期:数小时~7日,一般为1~3日
传染期:从急性感染到发病后4周内有传染性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病后免疫力:病后可获一定的免疫力,但短暂而不稳定,且不同菌群及血清型之间无交叉免疫,故易复发和重复感染。
细菌性痢疾诊断标准
疑似病例:腹泻,有脓血便或黏液便或水样便或稀便,伴有里急后重症状,尚未确定其它原因引起的腹泻者;
临床诊断病例:有不洁饮食史和/或与菌痢病人接触史,起病急骤,畏寒、寒战伴高热,继以腹泻、腹痛和里急后重,每天排便10~20次,但量不多,呈脓血便,并有中度全身中度症状,重症患者伴有惊厥、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甚至出现休克(周围循环衰竭型)和/或脑水肿(呼吸衰竭型)的表现,可有左下腹压痛伴肠鸣音亢进,粪便常规检测,白细胞或脓细胞≧15/HPF(400倍),可见红细胞、吞噬细胞,并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腹泻者;
细菌性痢疾诊断标准
确诊病例:粪便培养志贺菌阳性的临床诊断病例。
慢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菌痢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者。
细菌性痢疾
报告时限:≤24小时
细菌性痢疾
病例管理
急性期病人:住院或居家隔离治疗,至急性期症状消失、二次粪便培养(在停服抗菌素48小时后采样,两次间隔时间不小于24小时)阴性方可解除隔离,无便培养条件的情况下,应于症状消失后一周方可解除隔离。对炊管人员、饮食品制售人员、水源管理人员、托、幼机构保教人员等重点行业人群中的患者应立即调离原工作岗位。
慢性菌痢和带菌者:应定期进行访视管理,并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最敏感的药物给予彻底治疗,待便培养连续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