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东北地区旱作区黑土保护培育技术.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东北地区旱作区黑土保护培育技术.doc

上传人:住儿 2022/5/15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东北地区旱作区黑土保护培育技术.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东北地区旱作区黑土保护培育技术
旱作区黑土保护培育技术是通过种植两年玉米和一年大豆的周期式轮作种植制度,以及秸秆粉碎技术,可以在保证玉米高产的同时,合理增加大豆种植面积,有效降低玉米连作带来的病虫害发生机率,合理解决大豆重迎东北地区旱作区黑土保护培育技术
旱作区黑土保护培育技术是通过种植两年玉米和一年大豆的周期式轮作种植制度,以及秸秆粉碎技术,可以在保证玉米高产的同时,合理增加大豆种植面积,有效降低玉米连作带来的病虫害发生机率,合理解决大豆重迎茬问题,秸秆还田,改良土壤,还可以保证我国玉米、大豆的供应平衡,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一、黑土培育模式技术原理
1、地力培育-玉米秸秆两年还田
秋季结合机械收获粉碎大部分秸秆,通过深翻机械将秸秆还田,旋耙整地起垄,为了促进秸秆分解转化,可加施一定量的腐熟剂。2年的玉米秸秆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碳的含量、活化土壤微生物,从而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形成、适度增加土壤的通透性、保水性、缓冲性和供肥能力,可有效扩大作物根系垂直生长空间、降低倒伏风险,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用量,从而达到增密促熟、丰产增效目标。
2、减害轮作-两茬玉米后輪种大豆
种植2年玉米后改种大豆,再通过大豆根系固氮和豆秸还田增加土壤有效氮素含量,从而调整了土壤碳氮比,更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和培育良好的土壤微生态环境。由于大豆根系浅、对耕层深度要求不高,可以在大豆收获时通过旋耕作业进行豆秸还田,从而减少连续深耕对土壤结构的破坏,有利于稳定土壤的物理结构。同时,大豆需求的主要营养元素是磷和钾,氮素需要量相对较少,可以通过增施农家肥的办法减施或不施化肥,以实现大豆种植阶段的节本、增效的目标。2年玉米1年大豆轮作,配套秸秆还田措施,再通过增施有机肥减少大豆化肥用量,合理调整土壤养分状况,减少玉米、大豆病虫害的发生,有效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为土壤微生物提供大量碳源。
二、黑土培育模式技术措施
1、第一年玉米栽培及秸秆还田技术
(1)春季播种
第1年春季,根据气象预报及土壤墒情确定适宜播种机具,进行深层施肥和精量播种,保证播种质量。如果土壤墒情适宜、未发生春旱或旱情较轻、播种时田间未见杂草的情况下,可选用苗前封闭药剂进行控草,要在无风或少风天气条件下施药,喷头距田面小于20厘米,以防止药剂漂移。当土壤墒情较差、春旱严重时,应选用苗后除草。
(2)田间管理
最好在上一年秋季将秸秆翻入田内,强化腐熟效果,如果土壤墒情不好需浇水调节土壤含水量。春季播种后要注意加强田间管理,及时追肥、除草,防治病虫害。
(3)秸秆处理
在秋季玉米成熟后,采用联合收获机械一边收获玉米穗一边切碎秸秆,玉米收割机必须落至地上10-20厘米高度,以保证秸秆充分粉碎。每天作业量200亩/台,秸秆长度10厘米左右,再用浅旋灭茬机灭茬,使碎茬均匀覆盖地表。对于中下等肥力的土壤,在机械收获粉碎秸秆后,可每亩施用腐熟的农家肥2000公斤或商品有机肥300公斤作底肥。对于土壤沙化严重、有机质低、土壤结构性较差的土壤,在机械收获的同时,将经活化的秸秆腐熟剂喷施于田面秸秆上,注意在喷施前要将秸秆腐熟剂与适量细砂土及尿素混匀。
(4)深翻起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