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灯笼红现代文阅读讲评
2
灯笼红 牛汉
①我们家乡有一种香瓜叫作“灯笼红”。这瓜熟透了以后,瓤儿红得像点亮的灯笼。【解释为什么这种香瓜叫“灯笼红”】我的曾祖母就像熟透了的灯笼红。【比喻,关联到人】她面孔焦黑,布满老树皮般的她,我什么也记不得了。她早已隐没进了无法忆念的像大地一般深厚的历史的内腔之中了。【第四部分(第6段):通过回忆曾祖母的手抚我入睡的故事,表现曾祖母对我的疼爱,以及我对她的怀念】【第二至四部分是对第一部分——曾祖母有着甜美、仁慈心灵的具体表现】
⑦听说曾祖母年轻时性子很刚烈,说一不二,村里有个姓王的武举人(是全县有名的摔跤场的评判),都怕她三分。到了晚年,她却异常的温厚,像收完了庄稼的一块田地,安静地等着大雪深深地封盖住它。她从人世间隐没了,回归到了生养她的浑然无觉的大自然。大自然因他们【从曾祖母写到“曾祖母们”】(无以数计生命)的灵秀和甜美而更加富有生育的能力。【第五部分(第7段):大自然因为“曾祖母们”温厚、甜美的心灵而更加富有生育、孕育、滋生的能力】
【主旨:赞美“曾祖母们”如“灯笼红”一般甜美、温厚、仁慈的心灵,表达我对曾祖母的怀念】
31. 对文章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C E
A.本文富于诗意【给人以美感或强烈抒情意味】,对
5
“我”少年时代的农村生活的描写,充满情趣和温馨。
B.本文刻画传神,对曾祖母的描写细致入微,很好地体现了她的刚烈性格【体现的是对我的疼爱】。
C.本文从儿童视角叙述曾祖母的死,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死亡的恐怖和悲哀。
D.本文感情深挚,通过对曾祖母的回忆,讴歌了母性的伟大和故乡的美丽【回忆曾祖母的目的并不是讴歌故乡的美丽】。
E.本文从死亡开始由近及远倒叙有关曾祖母的记忆,深具感人的艺术魅力。
32. 本文是一篇感人的回忆性散文,表现了祖孙之情,文章主要回忆曾祖母的哪些小事?请分条简洁概括。(3分)
为了表现“我”和曾祖母之间的感情,作者主要写到了三件事:(1)曾祖母无疾而终(1分);(2)曾祖母叫“我”“汉子”,给我掏寄藏的香瓜吃(1分);(3)曾祖母用干涩的手抚我入睡(1分)。
33. 第⑥段写道:“我现在仍能隐隐感触到她的手微微颤动着,在我的生命的里里外外……” 简析这句话的含义。(4分)
【含义题:句式含义/文学化表达/一语双关/句式含义+文学化表达/句式含义+一语双关。答题套路:实指(直接所指)→虚指(间接所指)(“一语双关”一定既有实指又有虚指,“文学化表达”不一定有虚指,“句式含义”一般不会有虚指)→相关主体的情感态度(一般的叙述句不带有相关主体的情感态度,则不需要答出该点)】
【曾祖母的“手”在这里是一语双关。既指那实实在在的手,也指手背后的对我的疼爱(用手抚摸我)。“现在仍能隐隐感触到”说明曾祖母的手和她的疼爱对影响深远,似乎还能感受到她生命的存在。对我的什么产生影响呢?对我的
6
“生命的里里外外”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对我生命的外在和内在都产生了影响。这句话表达了我对曾祖母的怀念】
曾祖母的手(1分)以及手背后的疼爱(1分)对我生命的内在和外在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似乎还能感受到她生命的存在(1分),表达了我对曾祖母的怀念(1分)。
34. 文章将曾祖母喻为“灯笼红”,并由此深情联想到了她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