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TCL集团跨国并购案例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TCL集团跨国并购案例分析.doc

上传人:512351132 2022/5/15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TCL集团跨国并购案例分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美市场CRT向平板过渡缓慢,TTE北美业务已经大大改善。当李东生稍有喘息,TTE欧洲在2005年却出现巨亏6000万欧元,和预期相差太大。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由于TTE欧洲的销售渠道是以销售CRT见长的欧洲业务模式。落后的产品不能及时适应市场的转变,以及新产品研发上市缓慢,TTE欧洲的市场就成了“闭路”。而这时,TCL在国内所擅长的促销战,因资金链吃紧及业务模式不同,在欧洲市场也就发挥不了什么作用。TTE欧洲的巨亏也就不足为奇了。
    直到2005年7月,TCL以1亿港元接手Thomson在欧美400多人的销售团队。本打算从生产、研发到销售整个环节都可以更有效的驾驭这个“巨无霸”企业。但是接手后,却发现文化不相容、供应链整合缓慢,研发落后、新品上市缓慢、产品售价没有竞争力,到最后不得不对TTE欧洲进行业务重组。 
   欧美市场是一个成熟而又高端的大容量市场,任何一家中国的电子企业都梦寐以求的进入来分一杯羹。可在欧美市场也形成了垄断格局,接受一个新品牌也是难上加难。更何况,欧美市场还对中国企业还设置了重重壁垒。所以,选择跨国并购,TCL并购Thomson,进入欧美市场,无疑是一个最快捷的方式。  
    前Thomson高管出身的原TTE总裁AlArras曾说,过去Thomson电视机业务出现亏损,是因为缺乏投资和于不同市场维持两个品牌是有难度。而现在,这些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TCL多媒体主要运营了三个品牌,北美——RCA;欧洲——Thomson;新兴市场——TCL。TCL这种多品牌运营,不仅会加大资金的投入,更加大了管理的难度。譬如在欧洲运作一个品牌,仅仅印刷一套新产品的宣传手册,就需要采用十几种语言版本。
 2002年TCL花费820万欧元收购的德国破产彩电厂商施奈德(Schneider),到2006年4月处置完毕,将其德国工厂搬到波兰。此后,TTE欧洲在欧洲以Thomson品牌为主打,旗下施奈德等二线品牌不再出现。TTE也仅在欧洲保留一个波兰工厂。而在国内,面对外资品牌一边在高端大尺寸上打品牌战,一边又利用在面板的采购优势及委托加工的方式,在低端中小尺寸打价格战。国产品牌的低成本制造优势带来的低价格竞争优势已经荡然无存了。
     2005年,因TCL集团成立24年来首次亏损,还有李东生因承诺的18个月扭亏首次失信,整合不力带来的内忧外患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甚至收到了员工直言不讳的批评邮件,反映了所谓的新TCL企业文化:“领导贵族化、员工民工化、管理权术化、用人帮派化、老大神仙化、下面诸侯化、加班义务化、前途愿景化。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