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职业危害防治措施职业危害防治措施为了保护职工身体健康、消除职业危害,防止职业病的发生,必须针对具体实际情况,采取积极的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根据我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在工艺、设备、安全卫生防护设施,作业环境等方面可能发生各种灾害事故的缺陷,因为这些缺陷使一些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有害物质泄漏和作业环境造成职工急、慢性的各种职业性疾病,主要存在以下: 一、高温 1、危害成因: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夏季露天作业受太阳热辐射的影响, 常可产生高温或高温高湿或高温伴强热辐射等特殊气象条件。在这种环境下进行施工作业,通称为高温作业。我国制定的高温作业分级标准规定:产业企业和服务行业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其气温即是或高于本地区夏季室外透风设计计算温度2度的作业,列为高温作业。在高温环境下作业,机体从高湿环境接受对流与辐射热量,加上劳动和高温环境增加的代谢产热量,远远超过机体的散热量。若这个恶性过程不断发展,人体通过一系列的体温调节还是不能维持机体的热平衡时,就造成机体过度蓄热。同时,由于大量出汗导致脱水、失盐,从而发生中暑。 2、危害类型(1)、高温强热辐射作业:其特点是气温高,热辐射强度大,相对湿度低, 形成干热环境,这类作业场所都有强烈的辐射热源,室内外气温差可达10 ℃以上,以对流热和辐射热作用于人体。(2)、高温高湿作业:这类作业环境的气象特点是气温、气湿高,而热辐射较弱。主要是由于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水蒸气或生产上要求车间内保持较高的相对湿度所致。(3)、夏季露天作业:建筑、搬运等露天作业,除受太阳的辐射作用外, 还接受被加热的地面和四周物体放出的辐射热。 3、预防原则: 发现中暑病人后,首先应使患者脱离高温作业环境,到透风良好的荫凉地方休息, 解开衣服,给予含盐的清凉饮料。必要时,可进行刮烦疗法或针刺合谷、曲池、委中、百会、人中等穴。如有头昏、恶心、呕吐或腹泻,可用中药霍香正气九; 如呼吸、循环衰竭时,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并可注射呼吸和循环中枢兴奋剂。 4、防治措施(1)、公道布置热源,把热源放在车间外面或阔别工人操纵的地点,采用热压为主的自然透风,应布置在天窗下面;采用穿堂风透风的厂房,应布置在主导风向的下风侧。(2)、隔热,是减少热辐射的一种简便有效方法。(3)、加强透风换气,加速空气对流,降低环境温度,以利于机体热量的散发。(4)、加强个人防护,公道组织生产,如穿白色、透气性好、导热系数小的帆布工作服;同时调整工作时间,尽可能避开中午酷热,延长午休时间。加强个人保健,供给足够的含盐清凉饮料。(5) 、饮料中要加盐高温环境下劳动,人体为了散热,经常大量出汗。出汗使人体丧失了大量水份和盐份,主要是钠盐和部分钾盐,一般汗液中含氯化钠 - %。普通高温作业工人劳动8小时出汗 4-8升,损失盐份约 15-20克。所以,对高温作业工人既要及时补充水份,也要及时补充盐份,才能维持机体正常功能,这也就是在清凉饮料中加盐的原因。通常可按含食盐量 - %来配制清凉饮料,供工人饮用。二、粉尘 1、危害成因:生产性粉尘 2、危害类型:人身健康; 3、预防原则: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劳动卫生知识,提高领导和工人的自我防护意识。 4、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