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1
文档名称:

风筝的制作ppt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13,174KB   页数:5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风筝的制作ppt课件.ppt

上传人:miao19720107 2022/5/16 文件大小:12.8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风筝的制作ppt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风筝的制作





想一想 说一说
风 筝 的 历 史
风筝是中国人最早发明的,
在中国已有2700多风筝的制作





想一想 说一说
风 筝 的 历 史
风筝是中国人最早发明的,
在中国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
风筝在中国,最初也不是玩
具,它的鼻祖叫木鸢。
冷兵器时代木鸢是“非常规武
器”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
需要,使得古人以鸟为形,以
木为料,制成可在空中飞行的
木鸢来侦察敌情。相传“墨子为
木鸢,三年而成,一日而败”。
《村居》
【清】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风筝》
唐代 高骈[pián] 
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
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移将别调中。
《北京竹枝词》
风筝放出万人看,千丈麻绳系竹竿;
天下太平新样巧,一行飞上碧云端。
清·李静山
不知弦索弄东风,只诛轻雷走碧空。
试立御河桥上望,纸鸢无数夕阳中。
明朝·徐渭
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春天。
到了盛唐,风筝从战争年代的“非常规武器”转型为和平时期的娱乐工具。唐代造纸术开始普及,物美价廉的纸取代昂贵的薄型材料,风筝做起来更简单。此时,清明节开始流行放风筝,风筝的制作技艺、放飞效果,已有较高的水平,人们“以纸为风鸢”,可放到“高百余丈”的天空中。
清明是我国特有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华民族的重大纪念日,清明节是在春分后十五日,北斗星柄指向乙位,清明风(冬天已过去,春意盎然,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至。温暖清爽的清明风(东南风)古称八风之一,在它的吹拂下,放风筝变成一种自然的选择,到了宋代,变成一种固定的兴盛的节俗。
风筝的种类
风筝的制作流程
扎骨架 裁剪轮廓 绘制 提脚线
制作风筝的四大基本步骤:
中国风筝的骨架制作以各种竹材为主,辅以苇子,高粱杆等现代开始用木材、玻璃纤维、碳纤维复合材料或轻金属。
  竹材的特点是:质轻,纤维直而密(皮部),因此有一定的强度,韧性和弹性,可以劈成各种规格的条,加工方便。可以热弯曲,定型后不易变形。
风筝的扎骨
把各个竹条零件连接在一起,组成风筝的整体骨架。连接的方法(很多,其中在传统中国风筝制作中使用最多的是绑扎,所以在“四艺”中把“扎”放在第一位。
风筝的扎骨
糊风筝所用的纸要求纤维长,有韧性,薄而轻,透气量小,着***好,由于温度变化所引起的变形小。传统中国风筝所使用的纸多半为手工制造的长纤维纸,如绵纸、皮纸、宣纸、雅纸、高丽纸等。
选择用什么纸决定于风筝的大小、部位、飞行条件、着色要求等多种因素,其中以风筝的大小为主。·一般风筝越小,用纸越薄,越轻柔。而大型风筝所用的纸要由几层裱在一起使用。
风筝的裱糊
所糊的材料越薄,不要很大强度的,可用稀一点的胶水。所糊材料强度大,要求胶合强度也大的,胶水要浓一些。涂胶最好用毛笔轻轻涂在骨架上,胶要均匀。要注意一些骨架的角落里不要积留很多胶水,这会使蒙面不平整。

往涂好胶的骨架上蒙面要准确地放在骨架上,尽量少移动。否则会把胶擦掉。蒙面在骨架上要平整,各处的松紧程度要相向,绝不能有的地方紧,有的地方松,这会引起风筝的扭曲变形,严重影响飞行。蒙面的骨架上定位 后,要用手轻压四周,使蒙面与骨架贴牢,但不忙卷边。因为在胶未干前卷边会造成四周拉紧不均的现象。
风筝的裱糊
风筝的绘制
绘艺不只是风筝的绘制工艺,它还包括整个风筝的美化问题,放飞着的风筝与观赏者的距离少则十几米,多则几十或几百米。因此,在决定风筝的色彩时,这个“远”字是首先要考虑的。为了满足远效果的要求,风筝上的色彩要鲜明,对比要强烈,色块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