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文档名称:

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1,543KB   页数:3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课件.ppt

上传人:落意心冢 2022/5/16 文件大小:1.5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课件
说说你所了解的邓颖超、周恩来。
我知道
1925年8月8日,周恩来和邓颖超在
广州结婚。这是他们结婚期间留影。
1936年,邓颖超同周恩来在陕北
1940年9月,周恩来和邓颖超在被
观的想法?
(3)文中提到了1919年的五四运动,进步学生组织的“觉悟”起到了什么作用?
(4)文章的结尾句,作者为什么称周恩来为“同志,战友,伴侣”?
1、春天到了,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看花的主人已经走了,走了十二年,他不再回来了。(句中加点的“又”字用得好在哪里?)
一个“又”字,包含着无限深意,触发了作者对已经“走了十二年”的看花人的深情追忆。
考考你
作者深情回忆和周恩来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为什么从西花厅的海棠花写起?
文章从西花厅的海棠花写起,触物生情,触发对过去有关人物事件的回忆,展现已逝去的情景,饱含对看花人的深情追忆。
考考你
?能否加个小标题?每个片断最感人的地方在哪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文中称谓由“他”转换到“你” ,有什么表达效果?
既有利于直接抒情,又表达了“你”对“我”的深情,还表达了“我”对“你”的怀念,亲切而感人。
考考你
考考你
第三段描写了海棠花的漂亮和海棠果实的味美的目的是什么?其中“十二年本来是短暂的,但是,我感到又是漫长漫长的”矛盾吗?
表达对周恩来的深切怀念。
不矛盾,因为深爱对方,过去的回忆仿佛就在眼前那么清晰,所以说“短暂”;但爱人离去,思念之情与日俱增,所以十二年又是漫长的。
考考你
第五段抒情属于哪一种方 式?与第四段有什么区别?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
属于直接抒情,第四段是在叙事中抒发情感。这段话写出了作者对周恩来的无限敬意.
考考你
(1)找出文中邓颖超与周恩来在革命生涯中共同追求,共同奋斗的句子,体会其思想感情。
“希望我们两个人,将来也像他们两个人那样,一同上断头台。”
“我们都下定决心,愿为革命而死,洒热血、抛头颅,在所不惜。”
“我们的爱情总是和革命交织在一起。”
“只是为着我们共同的斗争,发扬爱国主义,追求新思潮,追求进步。”
“建立了共同的革命理想,要为共产主义奋斗。”
文中多次出现“我们”的共同理想,及为理解共同理想奋斗的句子,这说明了两人的爱情是建立在高尚的、共同的革命基础之上的,是永久的。
考考你
(2)第8段中为什么用大段的文字写周恩来同志曾主张独身主义,而“我”也对婚姻抱悲观的想法?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为了革命事情无暇谈及个人问题,说明两人的交往全是为了革命事业,没有任何个人的目的,它使两人的抱定独身的两个青年走到了一起,从友谊发展到相爱。
考考你
(3)文中提到了1919年的五四运动,进步学生组织的“觉悟”起到了什么作用?
说明两人相识的时代大背景,作为进步的热血青年,他们为了反帝,反封建、肥卖国贼,为了救亡图存他们走到了一起来,在那个年代注定了他们的爱情要与革命交织在一起,注定了他们要共同出生入死,艰险困苦患难与共。
考考你
邓颖超与周恩来是如何相识相知相爱的?
相识于1919年“五四运动”
相知于“觉悟社”
相爱于三年分别通信期间
结婚于1925年8月8日
文章的结尾一句,作者为什么称周恩来为“同志,战友,伴侣”?
“同志”指他们有着共同的革命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战友”指他们为共同的革命理想而艰苦奋斗
“伴侣”指两个具有相似出身与相似思想的共产主义革命者的终身结合
考考你
理解欣赏
本文的语言清新、淡雅、朴实,节奏舒缓、平和但又能表达深厚情感。
一、“希望我们两个人,将来也像他们两个人那样,一同上断头台。”
这句话表达了两位热血青年共同的革命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二、 在你参加日内瓦会议的时候,我们家里的海棠花正在盛开,因为你不能看到那年盛开着的美好的花朵,我就特意剪了一枝,把它压在书本里头,经过鸿雁带到日内瓦给你。
希望借助海棠花来缓解周恩来工作的压力,表达了作者对周恩来的牵挂,又蕴涵着祖国亲人的深情厚谊。
理解主题
本文是一篇追忆性的文章,作者通过追忆与周恩来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把已经逝去的情景再现在我们面前,表现了作者和周恩来共同的革命理想,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忠贞不渝的爱情,寄托了对周恩来的深情怀念。
拓展延伸
周恩来如何称呼邓颖超
周恩来在熟悉的老同志面前,常称邓为”小超“;在比他年轻的熟人眼前,有时也遵从他们对邓颖超亲昵的称呼,称之为”邓大姐“。但他从不用”太太“或当年盛行的”爱人“,更不袭用旧社会读书人谦称”拙荆“、”贱内“、”糟糠“一类的称谓。那么,在外宾面前,周恩来又怎样称呼邓颖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