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扎染》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进一步理解我国的民间艺术,增强其民族自豪感。
2、掌握扎染和蜡染的表现技法。
3、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激发其表现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扎染和蜡染艺术的美感体验及表现技法的掌握.
《扎染》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进一步理解我国的民间艺术,增强其民族自豪感。
2、掌握扎染和蜡染的表现技法。
3、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激发其表现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扎染和蜡染艺术的美感体验及表现技法的掌握.
难点:自主表现和创造力的体验。
课前准备
老师:教案,课件,扎染丝巾,各种扎染图片
学生:棉布,皮筋,颜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欣赏丝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块丝巾,看它和其他丝巾有什么不同?
小结:这种效果是进展了扎染的方法制作的.
二、新授阶段
1.欣赏用不同方法扎染的手帕.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块扎染手帕,你最喜欢哪块?为什么?
生:我最喜欢这块手帕,它的颜色像块绿草地。
生:我最喜欢这块手帕,它的花纹像鸡蛋,是椭圆形的。
生:我喜欢这块手帕,它的花纹像大海的波浪。
生:我喜欢这块手帕,因为它的花纹像火车道。
生:像火车道的花纹在哪里呢?
生:在手帕的角上.
(2)师:你知道这些好看的花纹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吗?
生:像大海波浪一样的花纹是把手帕对边折,再扎皮筋做出来的.
生:圆形花纹是用包珠子的方法扎出来的。
生:斜形花纹是把手帕对角折,再扎皮筋做出来的。
生:像火车轨道一样的花纹是在四个角上扎皮筋做出来的.
(老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在手帕的下方出示相应的方法图谱。
2.回忆经历,明确设计图稿和作品的关系,产生设计、扎染手帕的愿望。
(1)出示设计图稿,引导学生观察设计的花纹,猜测扎法。
师:昨天,我们一起设计了一张手帕的图稿,看一看,上面都有哪些花纹?
生:手帕中间有一条斜线,斜线两边都有一个圆形,两个角上还有弧形的、像太阳一样的花纹。
师:怎样才能在手帕上出现这些花纹呢?
生:先把手帕对角折,然后扎上皮筋,就会出现中间的斜线了。
生:在手帕两边用包珠子的方法扎.
生:在两个角上直接扎上皮筋.
(2)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