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泾县水资源开发方案
一、水源的选择取水量的确定点位置的确定取水构筑物的选择水源选择的原则:
(毫米。。大风风向:缺乏历年完整记录资料,据1981—1985年泾县大风与风向规律纪录分析,5年共出现25个大风日。从每年看有三个特点:一是东北偏北,二是西北偏西,三是西南,而正北风和东到东南风从未出现过。从各季节看:春季以东北偏北和西南大风为主,并以西南大风次数最多;夏季则以西北偏西大风为主。秋冬两季则完全是偏北大风。泾县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坳内次级单元沿江拱断褶带和皖南陷褶断带的过渡地带,它们之间以江南深断裂为界。纵观泾县区域地质演化历史,具有多旋回发展的特征。扬子准地台活动性较大,内部结构也较复杂,地属次级构造单元的下扬子台坳的基底,为长江以北地区类型和皖南地区类型之间的
“过渡式”前震旦纪主要为地槽发育时期,经皖南运动二幕(800Ma)基底最终固结,结束了地槽发展历史,形成准地台,开始进入准地台发展时期,自震旦纪以来形成坳陷区,震旦纪
至三叠纪接受稳定型地台的盖层沉积,但由于在其演变过程中,内部结构的变化,从而导致岩相——建造在纵向和横向上的变化,震旦纪至志留纪都属次稳定——非稳定型建造类型,杂陆屑、硅质页岩、远陆源硅泥质碳酸盐较为典型,尤其是上奥陶世至下志留世形成了巨大的沉积厚度,反映出这一时期坳陷的活动性质较大。晚古生代仍表现为坳陷性质,但沉积中心已向北方向迁移。中世代叠纪以后,全部成陆,结束海洋环境的历史。经印支运动后,使准地台型盖层发生褶皱形成台褶带,结束准地台的发育历史,进入大陆边缘活动带地史发展的新时期。侏罗纪以来周王深断裂以南断块隆起,组成皖南山区,北侧下陷形成断陷盆地,接受了巨厚的中新生代陆相沉积。另外,沿江南深断裂发育有串珠状喜马拉雅早期断陷盆地。经历中新生代的演化,塑造了现代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青弋江水清澈,水质良好适合饮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采用地表水——青弋江作为供水水源(,/秒)2,地表水取水位置的选择地表水取水构筑物位置的选择,应根据下列基本要求,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1)取水点应设在具有稳定河床、靠近主流和有足够水深的地段弯曲河段凹岸泥沙不易淤积,水质较好,较好的取水地段。
(2)2)取水点应尽量设在水质较好的地段。①供生活用水的取水构筑物应设在城市和工业企业的上游,距离污水排放口上游100m以远,并应建立卫生防护地带。
②取水点应避开河流中的回流区和死水区,以减少水中泥沙、漂浮物进入和堵塞取水口。确定取水地点3)取水点应设在具有稳定的河床及岸边,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的地段,并有较好的地形及施工条件4)取水点应尽量靠近主要用水区5)取水点应避开人工构筑物和天然障碍物的影响6)取水点应尽可能不受泥沙、漂浮物、冰凌、冰絮、支流和咸潮等影响7)取水点的位置应与河流的综合利用相适应,不妨碍航运和排洪,并符合河道、湖泊、水库整治规划的要求;8)供生活饮用水的地表水取水构筑物的位置,应位于城镇和工业企业上游的清洁河段。在地表水取水构筑物的设计中,应遵守以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