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厦门大学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十三.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厦门大学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十三.docx

上传人:圭圭 2022/5/17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厦门大学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十三.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厦门大学电子技术实验报告_实验十三
实验十三 OTL功率放大器安装和调试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OTL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其设计要点;
2. 掌握OTL功率放大器的安装、调整与性能的测试。

厦门大学电子技术实验报告_实验十三
实验十三 OTL功率放大器安装和调试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OTL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其设计要点;
2. 掌握OTL功率放大器的安装、调整与性能的测试。
二、实验原理
采用PNP和NPN互补晶体管组成的无输出变压器互补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具有频率响应好,非线性失真小,效率高等优点,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采用的OTL功率放大电路如图1所示,它包括前置放大级B G1,推动级B G2和互补推挽输出级B G3、B G4。

前置放大级为甲类RC耦合电压放大器,在发射极加有电压串联负反馈,以改善音质,提高稳定性。R1为输出音量调节电位器。由于前置级工作在小信号电压放大状态,静态工作电流I C1可取小一些以减少噪音,一般取:
I C1≈~
1V<V CEQ1≤1/3E C
推动级要提供足够大的激励功率互补推挽功率输出级,所以推动级的静态工作电流应足够大,一般取I C2≥(3~5)I B3MAX 式中I B3MAX为输出功率最大是输出级的基极激励电流。为了提高输出级正向输出幅度,把B G2的集电极负载电阻R8接到放大器的输出端经R L接电源正端,以获得自举的效果。为了克服输出级的交叉失真,在B G3,B G4两管的基极之间接有二极管D和电阻R9组成的偏置电路,其中二极管D同时起偏置的温度补偿作用,电容C5为相位校正电容,以防止产生高频寄生振荡。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为P O=E2C K/8R L(式中:K为电源电压利用系数)。


当K≈1时,输出功率最大,为P OMAX≈E2C/8R L
考虑到晶体管的饱和压降因素,一般取:K≈~.
对该电路的电压增益,考虑到它加有电压串联负反馈,并满足A VO F >>1,所以中频段电压增益为:A V≈1/F=(R12+R6)/R6
实验十三 OTL功率放大器安装和调试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OTL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其设计要点;
2. 掌握OTL功率放大器的安装、调整与性能的测试。
二、实验原理
采用PNP和NPN互补晶体管组成的无输出变压器互补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具有频率响应好,非线性失真小,效率高等优点,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采用的OTL功率放大电路如图1所示,它包括前置放大级B G1,推动级B G2和互补推挽输出级B G3、B 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