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文档名称:

泸州老窖财务报表分析.docx

格式:docx   大小:392KB   页数:3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泸州老窖财务报表分析.docx

上传人:4k7stf6 2017/4/2 文件大小:39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泸州老窖财务报表分析.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论文题目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告 1 一、行业分析 1 .白酒行业的一般环境分析(1) 政治环境我国社会环境稳定,国民收入不断提高。国家十分重视白酒这一具有中国传统制造技术的产业。自我国取消酒类专卖制度后,白酒业进入市场经济。国家 200 6年粮食白酒消费税比例税率的下调以及200 8年开始实行的两税合并的税制改革是对白酒工业未来的发展构成实质性利好。目前我国的行业政策是扶植优势白酒企业,实现行业资源的整合,这对泸州老窖这一优势白酒企业是极大地好处。(2) 经济环境中国 GDP 总量每年近 10% 左右的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能力增强。虽然在全球遭受金融危机,导致泸州老窖的高档白酒市场利润有所下滑,但积极拓展中高档白酒市场。(3 )技术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虽然制造白酒的大部分步骤还需要人工进行,但信息化管理企业的趋势已经势在必行。通过高端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需求、成本、收益与投资风险的完美和谐一致,实现与国际信息化潮流同步。(4 )社会文化环境白酒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酒文化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扮演着特殊而重要的角色,白酒业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一个重要行业。中国人的酒文化造就了白酒产业的巨大利益前景,结合中国的人口基数大,对白酒的需求也相对较大。同时中华民族把白酒当作是高档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有很高的价值。同时随着世界贸易的开发,白酒在国外也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2 .白酒行业的产业环境分析(波特五力分析) (1) 现有企业之间竞争强度分析白酒产量从 1980 年后不断上升,到1996 年达 801 万吨之后便一路走低,200 4 年降为 323 万吨,从 2005 年开始, 白酒的产量开始恢复, 2005 年为 349 万吨, 2 2006 年为 400 万吨,2007 年达到 493 万吨,2008 年高达 572 万吨,创下了 % 这样罕见的高幅增长, 2009 年突破 600 万吨, 2010 年全国白酒总产量大约 850 万吨,四川两百多万吨,大约占 1/4 强。 2010 年五粮液销售 400 多个亿,茅台 110 多个亿,洋河 70 多个亿,郎酒 58 个亿,泸州老窖 54 个亿。这些数据都表明中国的白酒业是处于一种群雄混战的局面,各个品牌在做激烈竞争。现在的白酒市场竞争主要集中在中高档品牌中。从下图 可以看出,在最近的五年来, 白酒的产量逐年递增,增幅也越来越大。图 全国白酒产量同比增速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从 1990 年至 2011 年些年间,白酒产量经历了一个大的起伏。1996 年开始我国白酒产量开始一路下跌,1997 、1998 年开始加速下滑,200 0 年以后下跌势头开始有所放缓,2004 年达到最低点 303 万吨,并从 2005 年开始反弹,有图可以看出我们的白酒行业正慢慢开始复苏。白酒市场竞争总体是由茅台、泸州老窖、五粮液、水井坊等老品牌之间进行。但全国性的白酒品牌不容易形成,茅台、泸州老窖、五粮液、水井坊等老品牌的全国性地位难以撼动。 3 上图可以说明白酒的高档酒市场被几大企业瓜分,垄断现象明显。白酒行业中各企业的竞争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酒类风格趋同现象严重,主要包括产品风格和产品包装等。白酒依据主体香的不同,可划为酱香、浓香、清香、兼香、米香等类型。我国白酒市场上除浓香产品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以外,其他香型的产品发展较慢。传统名优企业的产品还有些突破外,其余的厂家富有个性和突出风格特点的产品较少,而且在酒类的口感和风格、外形包装设计上相互模仿。其次是价格战激烈,各个企业为了占领市场,使得白酒市场价格战趋白热化。还有企业为了扩大市场份额,采取多销多回扣的销售策略,使商家为谋求厂方高额回报,不择手段,低价倾销,相互串货。最后是白酒板块的渐变。尽管川酒仍然占据着白酒市场的半壁江山,但也受到了来自鲁酒和皖酒的强烈冲击。近年来湘酒和东北酒相继崛起,在全国酒类市场抢得先机。黔酒也进行内部收购的重组,茅台收购****酒,深振业收购董酒,资产的重组和有效盘活为黔酒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2) 新进入企业的潜在进入分析首先分析进入障碍:在我国现在的白酒市场上,除了一些特大型企业在培育自己的特色产品外,企业的众多中小厂商未能突出产品差别化,没有有效建立自己的消费群。依靠着模仿畅销酒来维持企业前进,这也就造成白酒行业整体差异化水平较低。据资料显示,我国白酒除浓香型以外,其它香型产品产量总和不足白酒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产品的开发和消费群体的培育都有待提高。正是由于整个行业的产品差异化水平不高,市场集中度和进人该行业的门槛都较低。尽管近几年白酒的行业的利润率在降低,但相比较而言,白酒行业仍算较高的行业。利润的驱使和白酒行业的特点使得进人该行业的壁垒不是太高。尤其是